華人儲蓄主義至上,「有土斯有財」觀念深植人心,但房價高不可攀,越來越多人意識到租屋不再只是過渡期,更是長期選項。專家也強調,現在「住得好」不等於要「有房」,而租屋市場的需求與重要性與日俱增,政府過去以買賣為重的住宅政策思維,必須要調整。
前房客留下一片菸燻牆,整間套房採光昏暗,而打開窗戶。
Zuker創辦人黃聖皓:「然後你看他外面有很多鳥屎,好可怕喔!」
Zuker共同創辦人Doris:「這間煙燻鳥屎房,終於改造完成。」
外觀上牆面重刷,廚房區磁磚重貼,另外廚具、家具翻新,冷氣移位,打造成白藍色系的清爽風格。
Zuker創辦人黃聖皓:「我們預計是說,比屋主之前出租的租金還會多個50%,比他想像中還要好一點。」
接受屋主委託,改造物件再出租,創辦人黃聖皓還不到30歲,已經從事包租代管6年。
Zuker創辦人黃聖皓:「很多房子它品質不太好,但是說真的房客他能怎麼辦,他們還是有租屋的需求,所以就變成是說房客其實決定不了太多事情,主要就是屋主、屋主方這邊才有那個權力或能力去改變房客的現狀。」
也許因為沒得選,房客也不太挑,但這些年下來,台灣租屋需求只增不減,而且對品質的要求提高了。
Zuker創辦人黃聖皓:「(近年)房客有點像是被教育成他知道要怎麼挑選,他要來做一些挑選,所以的確他們會比較在意品質,他們在意的東西也會越來越多。」
既然要租得久,就要住得好,因為越來越多受薪階級認知到,「租房」可能是大半輩子的事。
記者李頂立:「『台灣價值,房價超值』,這當然只是一句反諷的標語,不過也反映在高房價的台灣,有土斯有財這件事很難達成,要嘛,就是一輩子買不起,不然就是存了大半輩子才買得到。買不起房怎辦?當然只能租屋,我們看到另一句標語,『用20年的租屋,賭房市崩盤』,語氣背後滿是辛酸無奈,因為這也反映不少人的心聲,對他們來說,租屋不只是過渡期,而是一輩子的長期選項。」
和2010年相比,當時平均貸款年齡最多的是30至35歲,其次是35至40歲,10年過去,房貸族以35至40歲最多,其次為40至45歲,顯示購屋年齡越來越大。
清大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房價太貴的情況下大家就會小宅化,那居住品質就很差。」
專家直言,有房不一定幸福,就算是租屋,能負擔、好生活才是安居的主要條件,因此台灣的住宅政策,也不應偏重買房,而是鼓勵多元選擇,健全租屋市場。
清大榮譽講座教授張金鶚:「我們要改善居住環境的品質,並不是在解決買賣市場,其實更重要在租屋上,不管對於買不起的人或弱勢家庭,這部分更重要。」
OURs都市改革組織研究員廖庭輝:「老實說政府現在連租屋市場到底長什麼樣子?到底租屋準確來說有多少戶數?有多少房東是沒有在繳稅的?其實政府一直以來都沒有掌握。」
台灣的房屋租賃,是9成房東都沒有繳稅的地下經濟,實際的租屋需求,絕對不只官方數據的300萬人,但沒辦法掌握,又該如何訂定政策?如何管理?實話刺耳,但台灣租屋市場就是自詡先進國家的落後指標。
◤2024史上最熱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