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老人死亡疫苗害的?醫點出關鍵:年齡、時間點對不上


發佈時間:2021/06/17 12:20
最後更新時間:2021/06/17 12:20
AZ疫苗。(圖/中央社)
AZ疫苗。(圖/中央社)

近日高齡者打疫苗後死亡事件,感染科醫師黃高彬點出關鍵2重點,強調疫苗造成的血栓副作用多發生在接種後5到16天,心肌炎則多在年輕人身上,與這次事件的年齡、時間點都對不上。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醫療網中區指揮官、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指出,全球各國接種牛津AZ的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已經好幾個月,很多國家即便因擔心疫苗風險而暫時停打,後來也都恢復施打,代表接種疫苗後死亡不僅機率低,而且和疫苗幾乎沒有直接關係,相較之下,染疫導致重症、死亡風險更高,呼籲長輩仍應接種疫苗。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全台12日起陸續替75歲以上長者接種疫苗,部分縣市甚至以85歲以上長者更優先,但昨天卻傳出10多名80、90多歲高齡長者是接種後隔幾天就死亡的狀況,是否與疫苗有關還有待專家釐清。

黃高彬今天上午接受記者電話聯訪時表示,這些死亡病例是否與疫苗有關,可從同年齡層死亡人數背景值、慢性病史造成的死亡風險、解剖等3大重點觀察。

黃高彬解釋,以往即便沒打疫苗,不同年齡層每天都有一定數量的人會因各種原因死亡,也就是所謂背景值,首先可以此作為判斷基礎,若接種疫苗後的死亡人數高於背景值,就可能代表和疫苗接種有關。
 

其次,由於許多80、90歲長者原本就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可利用健保資料查詢病史加上年齡估算,推估出死亡風險。

第3點就是解剖,透過觀察器官的改變,可以了解個案死前是否有過敏或誤食哪些東西,也是能夠最直接釐清死因的方法。

但外界可能不解,解剖究竟能看出什麼?黃高彬說,以國際間接種AZ疫苗的經驗來看,極少數人在接種疫苗後可能出現過敏、血栓、心肌炎等3種不良反應,這些都能透過解剖來觀察。

黃高彬指出,與疫苗有關的血栓主要出現在腦部、肺部或深部靜脈,但大多在接種後第5天到第16天出現,不太可能打完疫苗隔天就血栓死亡,與近日發生的個案在時間點對不上。

他並表示,疫苗導致的過敏則出現在接種後30分鐘至接種後5天,患者可能因氣管阻塞、吸不到氧氣而過世;另外,國外也有少數個案接種疫苗後出現心肌炎、心包膜炎,但這是免疫反應所引起,幾乎都發生在年輕人身上,長者免疫反應差,不太可能出現這種情形。

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也在臉書發文指出,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截至去年5月,全台90歲以上人口共有14.3萬人,粗死亡率為千分之191,也就是每天無論有沒有施打疫苗,都有75人會因不同因素過世。

何美鄉說,假設以100%施打率計算,每天將有15名施打疫苗者在施打疫苗同一天過世;若以50%施打率,則有7人在施打同一天過世,希望各界先別被數字嚇到,並強調還需要更多資訊才能進行生物相關的因果推論。(中央社)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疫苗+1

#疫苗#新冠肺炎#高齡#血栓#副作用#接種#心肌炎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17

0.0766

0.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