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露營風氣盛行,疫情下國旅爆發更推動商機,加上周邊產業年產值高達40億元,不過民間蓬勃發展,卻仍有高達九成露營地不合法,專家指出,法規遵循不易,目前也沒有統一專責的主管機關,恐怕成為阻礙露營產業發展的絆腳石。
記者vs.露營協會理事長莊建和:「這一塊是流理台,對可以煮東西,這個有熱水。」
進入車內,廚房、浴廁、冷氣、電視一應俱全,上下舖和小客廳,舖平能睡下四大一小,彷彿就是個迷你飯店。
小空間兼顧大採光,不管是車內耍廢,或三五好友在戶外泡咖啡聊天,露營車自租自開也是近年盛行的國旅玩法。
記者李頂立:「除了能夠到處趴趴走的露營車,另外像是這種已經架設完成的露營拖車,包含這種小帳篷天幕,裡頭設備一應俱全,基本上你只要一卡皮箱拖著來就能夠入住了,也是近年來非常流行的模式之一。其實露營也是國人最常愛從事的觀光休閒活動之一,根據統計,常態性露營人口早就突破200萬人。」
加上疫情助攻,讓露營風更瘋,算上周邊產業,年產值上看40億元。
中華民國露營協會理事長莊建和:「帶個帳篷或者是帶個地舖,這樣子就可以在外面野餐,或者是說有帳篷就可以露營,那因為這方便性的問題,所以人口人數也會越來越多。」
露營風氣盛行,截至去年底,觀光局調查全台已有高達1985個露營場,但合法業者只有166處,竟然不到一成,主要是因目前「非都市土地」的容許使用項目中並沒有「露營」,也就是除了休閒農場中的露營設施外,大部分農牧林業用地的露營場都是違法。
世界露營總會亞太地區委員會主席林晉章:「政府不管,那麼業者可能也就是說,按照這個法令去申請可能他也申請不出來,然後這個露營場裡面哪些是合法的,大概都是政府蓋的露營場是合法的,民間的它都把它認定為不合法,那事實上這裡面就產生很多衝突。」
不僅要符合的法令眾多,沒有統一的主管機關也讓露營定位模糊不清,像觀光局主要管理觀光旅遊區的露營地,如果位於水源保護或山林區則由農委會負責,而童軍露營區又屬教育部,放諸各縣市管理裁罰也分屬不同機關,各界標準不一導致露營地始終良莠不齊
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第一個還是要正視(露營)不是活動,應該是一個產業,那它的主管機關就是交通部觀光局,未來要升格觀光總署,那第二個就是我們希望他能比照民宿,能夠來訂定露營場的輔導管理辦法,能夠讓它的分區使用、它的規範能夠得到一致性。」
世界露營總會亞太地區委員會主席林晉章:「你民間的露營場如果你自己是有公司執照、你有營利事業登記證、你有繳稅,但是你的土地使用分區不符,你如何去申請?這樣子下來是不是用獎勵取代取締,你既有法令要去檢討,或是要去執行,你要不就執行要不就修改嘛!」
側面了解,觀光局目前內部也持續討論,該如何處理露營活動法制化,只是權責牽涉跨部會,到底會不會有明確的主管機關還是未知數。但眼看民間露營產業蓬勃發展,長年管制弊病已不能一拖再拖。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