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的塑膠微粒問題愈來愈嚴重,根據海洋大學最新的調查發現,穿越台灣東部海域的黑潮,從台東流經花蓮、宜蘭後,塑膠微粒的數量會暴增5倍,顯見台灣「貢獻」的汙染相當大。專家也警告,含有塑膠微粒的海水,吸附有機汙染物的濃度,是一般海水的10萬到100萬倍,不僅可能衝擊海洋生態、傳播病菌,甚至還會影響氣候調節功能,對人類的影響不容小覷。
採集回來的海水樣本,先進行前處理,加入雙氧水和藥劑,快速去除塑膠表面有機物。
海大環態所暨海洋中心助理教授許瑞峯:「濕式氧化的目的主要是要把,塑膠上面的一些有機物把它去除掉,講白話一點就是說,把塑膠洗一次之後我們再用顯微鏡再觀察,然後跟其他環境中的一些雜質做一些分離。」
接著再把大於0.3毫米的塑膠微粒,放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外觀與形狀。
海大環態所暨海洋中心助理教授許瑞峯:「從這個螢幕可以看到說,這大概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是,比較是纖維狀的然後感覺很像是漁網,或者是釣魚線之類的材質。」
廢棄漁網、塑膠袋、寶特瓶或手搖杯,經過風吹日曬,殘骸碎片仍清晰可見,但肉眼看不見的奈米級微粒,對環境的傷害恐怕更大。
海大環態所暨海洋中心助理教授許瑞峯:「我們也在我們的採樣點上面也發現,有一些塑膠片的這種塑膠存在,其實絕大部分很多都是這種纖維狀的。」
去年也在海上待滿9天,親自參與調查的海洋大學海洋中心教授龔國慶指出,台灣東部海域會有一道終年向北流動的黑潮、水質清澈,不過研究發現,黑潮初期會帶進1到5毫米塑膠微粒的量,流經東部海域後,塑膠微粒至少暴增5倍,代表台灣貢獻的數目相當可觀。
海大環態所暨海洋中心教授龔國慶:「(台東)一路再往北經過花蓮到南方澳,蘇澳這邊結果我們發現怎麼,第一個(塑膠微粒)它怎麼愈變愈多了,從每1千公噸的水裡面大概有50顆,一直長到差不多有250顆。」
海洋專家警告,塑膠微粒會吸附汙染物、致病菌和抗藥性細菌,形成海廢塑膠生物圈,成為病菌傳播來源,如果塑膠微粒進一步導致海洋吸收25%溫室氣體的能力降低,對地球暖化的現況,更是雪上加霜。
海大環態所暨海洋中心教授龔國慶:「全球暖化會造成我們說海水也會暖化,然後也會酸化然後也會這一個塑化,如果那些生物作用機制消失,那現在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會是現在的2倍,那你就知道會有多熱。」
海洋保育署副署長宋欣真:「為了瞭解就是我們重要河川出海口,以及民生汙水處理廠的海洋放流口,它對於這個含塑膠微粒對海洋的影響,我們也特別針對16條重要的河川,放流口的海域附近進行塑膠微粒調查。」
海洋保育署近年持續監控西南和東北角海域,發現塑膠微粒幾乎已遍布全台,搶救海洋、源頭減量,不能只停留在口號而已。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