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島效應是都市高燒不退的元凶之一,近年來更持續加劇,成大團隊在全台五大都市設立微型氣候監測站,發現夏季市中心和外圍空曠區溫度可以差到3.5到4度C,就怕狀況持續惡化,未來連春季、秋季都要酷熱難耐。
明明是多雲天氣,但儀器上顯示肉眼看不到的輻射熱,竟然高達近40度。
成大建築學系特聘教授林子平:「這個就是一個黑球溫度,現在是攝氏39.6度,為什麼會高那麼多呢?因為這個就是來接收所有的可能達到的熱輻射,包含太陽的輻射還有地面的輻射。」
成大建築學系特聘教授林子平:「當都市的溫度越高、蓄熱量越大的時候,風又進不來的時候,我們的空氣品質就會變差,過去研究也有發現,PM2.5在一個比較不通風的狀況,溫度又比較高的狀況,它的濃度就會大幅提升。」
記者李頂立:「政府的氣象站,一般來說都是安置在郊區或是維護比較好的空曠區域,不過這樣一來也比較難以掌握都市熱島產生的高溫效應,因此團隊就是將能夠測試溫濕度的微型氣候監測器安置在都市的巷弄或是街道當中。」
成大建築學系特聘教授林子平:「它裡面就是有個感測器在這裡,可以看到今天的溫度從早上六點、十點那現在大概到十一點左右。」
每半個小時回傳微氣候資料到手機APP,過去2到3年來,已在台北、新北、台中、台南、高雄五大都市架設150到200個監測站,靠著這些微氣候資訊就能建構「都市環境氣候地圖」。
成大建築學系特聘教授林子平:「那你看以現在設定的時段,這個大概是在攝氏30度左右,那周邊藍色的部分大概是在攝氏26.5度以下。」
台南市中心一片通紅,越往外圍空曠郊區氣溫越低,溫差超過3度。而觀察北台灣情形,6/29日下午1到2點間,板橋、三重、萬華、中正、大同一帶熱島作用明顯的高溫區約在36.6到36.8度,外圍相對空曠的南港則只有33.4度,「熱島強度」驚人。
成大建築學系特聘教授林子平:「我們的高溫點都比低溫點每年大概都1%到3%之間的上升,這是什麼樣的一個警訊呢?以後我們的都市熱島也許不是只有在夏季,甚至在春天秋天都會有異常的高溫會出現。」
熱島效應強度持續增強,那又該如何讓都市退燒,林子平教授團隊認為,不外乎從「降溫、通風、遮蔭」層面著手,增加綠化的面積,甚至從法規上拉大新興建物的距離。
成大建築學系特聘教授林子平:「譬如說我們可以規範,這個地方譬如說前面延著人行道再退縮多少,退縮多少之後我可以讓這個風道變得更寬廣,然後我也可以有一些管制,譬如說在這個空間裡面如果我有很多人行的話,那上面要有多少的遮蔭。」
但都市發展畢竟不可逆,而且開發的腳步和全球暖化也都不會就此停止,悶燒中的城市要盼到降溫的一天,仍是一場艱鉅任務。
◤2024史上最熱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