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國都加緊腳步找尋能對抗病毒的解方,然而研發耗時耗力,似乎跟不上染病擴散速度,不過國外研究發現,康復者血液中的抗體似乎能夠對抗病毒、減緩重症,而台灣目前也由長庚等團隊,從病人身上找到有效抗體,可望進一步做為檢驗試劑或抗病毒治療的材料。
記者李頂立:「現在想捐血其實不是你想捐就能夠捐,因為按照目前新規定,如果你是從國外回來至少28天內都不能夠捐血,因此我們進來之後這個重要關卡,就是要拿出健保卡,給裡面護理人員確認旅遊史。」
台北捐血中心課長劉俊宏vs.記者:「社交安全距離把它拉開來,但如果真的兩張椅子必須要放在一起的時候,那我們就會在中間做個隔板,做個區隔。」
台北捐血中心課長劉俊宏:「我們庫存量只剩4天,其中O型只剩下3.5天,這個情況真的已經影響到我們供應給醫院醫療用血的情形。」
健康者的血液,是醫療單位非常重要的庫存。但如果是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液,似乎也有助於對付疫情,根據《美聯社》報導,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經過治療康復後,體內會產生特異性抗體,存在於血漿中,這些抗體能有效形成免疫保護長達1至3年,而且能幫助消滅病毒,因此各地醫師開始研究,希望能將康復者的血漿,輸進肺炎重症病患體內。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教授施信如:「抗體的話打到正在生病的人身上,其實是可以幫助它可以對抗病毒的侵略,所以這個方法是可行的,看起來國外也這樣做。」
理論上來說,就算不能治癒,也能減緩嚴重性,其實利用康復者血液作為治療手段,早在1918年全球爆發西班牙流感時,就開始被使用,包含後來的SARS、伊波拉病毒等傳染性疾病,也都有嘗試類似療法。
家醫科醫師柳朋馳:「我們也會擔心畢竟這是別人製造的抗體,所以這些抗體打進來另外的人身上的時候,會不會出現另外的一個免疫風暴免疫反應,這也是一個要冒的風險之一,所以現在來講的話這當然是一個不得已的嘗試治療方式。」
這是在疫苗與藥物出現之前,不得已的權宜手段,而現在要抑制病毒入侵,國內也有新發現,這些黑色的圓點,就是電子顯微鏡下的新冠病毒,林口長庚醫院長庚大學、中研院、國防預防醫學研究所與牛津大學組成的合作團隊,經過2個半月的努力,從感染者身上成功分離22種病毒株,並取得病毒全基因序列。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黃冠穎:「在製作人類在做抗體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步驟是要取得關鍵的序列。」
簡單來說,新冠病毒要感染人體,就要先和細胞結合,而這次從三名病患細胞中找到25株抗體,其中有一株可以搶先和人體細胞結合,堵住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的通道。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教授施信如:「中和病毒的意思就是說阻撓病毒再進去細胞裡面進一步的複製,那這個抗體將來可以用來治療用,因為我們用人類抗體再打回人類,是會比較安全性比較高的。」
找出愈多病毒株、抗體,在快篩試劑或是藥物的研發,就會有更多的選擇,台灣科研團隊帶頭衝刺,讓新冠肺炎威脅下的黑暗,露出一絲希望曙光。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
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2024年末運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