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國人飲食習慣改變,糖尿病患者有年輕化趨勢。即便有民眾已經戒掉含糖飲料和點心,仍可能罹患糖尿病。醫師提醒,除了避免攝取甜食,日常飲食中的澱粉類食物如麵包、饅頭、白飯等,也會在體內轉化為葡萄糖,若攝取過量恐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在臉書專頁「減重醫師 蕭捷健」發文表示,許多民眾誤以為只要不吃甜食就能遠離糖尿病,但事實並非如此。
澱粉轉化解析
蕭捷健指出,饅頭和白飯雖然吃起來不甜,但在咀嚼過程中,口水中的澱粉酶會將澱粉分解成葡萄糖,因此會開始感覺到甜味。
胰島素作用機制
這個分解過程不僅發生在口腔,也會在腸道中進行。蕭捷健解釋,當葡萄糖快速進入血液造成血糖上升時,身體會分泌大量胰島素。長期下來,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會降低,使得糖分無法有效儲存到肌肉中,反而累積成內臟脂肪。
飲食建議
蕭捷健強調,除了要控制澱粉類主食的攝取量,更要確保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膳食纖維。他建議,每餐應攝取一個掌心大小的瘦肉,或是豆漿、豆腐搭配兩顆蛋,並配上兩個拳頭大小的蔬菜,如此才能幫助糖分被正確地儲存到肌肉中,而不是轉化為脂肪。
◤美國大都會名作登場◢
◤啟動夏日換季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