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傳一則影片,一名男子20多歲就洗腎,一洗超過20年,原因是天天喝礦泉水,宣稱礦泉水含有24萬顆塑膠微粒,比自來水多出數千倍,可能導致荷爾蒙失調、罹癌,甚至失去兩顆腎。
塑膠微粒有什麼傷害?
台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邱惠雯指出,塑膠污染造成塑膠顆粒(包含塑膠微粒和塑膠奈米)的數量,每年以指數性的成長,且在室內外空氣、河川、海洋、海鮮食物、海洋生物、自來水、糖及啤酒中也能檢測得到,已經成為影響自然環境及動物和人類健康的全球問題。
近年來有許多研究發現,塑膠顆粒會存在於許多身體部位,像是腸道、脾臟、肝臟、肺臟、血液、尿液、糞便;目前有細胞和動物實驗發現,塑膠顆粒引起多種不良反應,包含:神經毒性、肺部傷害、肝臟代謝影響、腎臟累積和傷害、腸道傷害和微生物菌相影響。
邱惠雯表示,過去研究發現,職場勞工大量暴露塑膠顆粒和勞工疾病的關聯性,也有研究分析人類檢體塑膠顆粒含量和疾病之間的關聯性。然而,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塑膠顆粒對人體有危害,且環境塑膠微粒暴露與一般族群健康危害相關性仍需更多研究,民眾無需過度恐慌。
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特聘教授、台北榮民總醫院職業醫學與臨床毒物部主治醫師楊振昌認為,塑膠微粒是否會影響健康,主要可能與塑膠微粒攜帶的污染物,如戴奧辛、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重金屬等汙染物有關,長期暴露狀況下可能會導致人體的健康危害。
楊振昌指出,國外部分研究顯示,特定的塑膠如聚苯乙烯,可能會對人體產生健康影響,而奈米塑膠微粒(<1000nm以下)可能比非奈米的塑膠微粒(<0.5cm),更容易導致人體健康危害。不過,仍有待後續更多研究釐清塑膠微粒真正的健康風險。
喝礦泉水會洗腎?
事實上,影片中的研究,來自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邱惠雯指出,研究顯示,熱門品牌礦泉水中,平均每公升水中含有24萬個塑膠微粒,但研究沒有分析塑膠微粒的任何健康風險,或是對人類健康可能的影響,也沒有「喝礦泉水會導致洗腎」的結論。
楊振昌認為,研究可證實,塑膠微粒存在於各種塑膠瓶裝飲料之中,但目前沒有喝礦泉水導致洗腎的文獻證據。
台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台大醫院綜合診療部血液淨化科主任姜至剛表示,塑膠微粒議題舉世關注,世界衛生組織也曾提出警訊,提醒注意塑膠微粒可能帶來的衝擊;但目前沒有塑膠微粒會傷害腎臟的有力證據,僅有實驗發現塑膠微粒,會讓腎臟細胞有一些變化,並沒有喝礦泉水會造成洗腎的直接證據,這完全是不同程度的錯誤說法。
姜至剛說明,目前已知會導致洗腎的原因,包括:糖尿病、高血壓、抽菸、年長、家族史、止痛藥使用過量,或是高溫曝曬、農藥暴露、水喝太少等。
◎ 本文出自/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原文請見:1瓶礦泉水有24萬顆塑膠微粒 男子天天喝礦泉水竟洗腎?醫曝9大洗腎原因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2024史上最熱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