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週末放縱變胖又傷身!肉類「油炸」恐致癌 這蔬菜熱量多5倍

編輯 梁萱琪 / 責任編輯 黃安眴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22 09:11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22 09:11
杏鮑菇油炸後,熱量竟暴增5倍。(圖/TVBS資料畫面)
杏鮑菇油炸後,熱量竟暴增5倍。(圖/TVBS資料畫面)

鄰近周末,不少人會來點小確幸宵夜,但宵夜小點雖然美味,卻常是隱藏高熱量的健康陷阱!營養師指出,同樣的食材會因料理方式不同,導致熱量產生驚人差異,以最受歡迎的鹹酥雞為例,不少食材在炸前和炸後的熱量,可相差2至5倍之多。

杏鮑菇油炸後 熱量暴增5倍

 

營養師高敏敏指出,以蔬菜類的杏鮑菇為例,油炸前每份僅有35大卡,油炸後卻飆升至175大卡,熱量足足增加了5倍。這是因為蔬菜在油炸過程中,油質會取代水分,導致原本低卡的蔬菜瞬間變成高熱量食物。

高溫油炸後肉品易致癌

肉類方面,雞排在油炸前每份210大卡,油炸後則高達630大卡。高敏敏更提醒,蛋白質經過高溫油炸後,會與醣分子結合形成「醣化蛋白質」,這種物質會加速細胞老化,容易導致血管硬化,對健康構成威脅。
 

澱粉類食物油炸後 易釋放致癌物質

至於澱粉類食物,如米血糕、糯米腸等,經過高溫油炸後,會釋放出「丙烯醯胺」這種化學物質。高敏敏提醒,動物實驗顯示,這種物質具有致癌性,像是馬鈴薯、麵包、地瓜、芋頭等食材都要特別留意。

加工品高油脂、高熱量 常吃會對健康不利

加工品本身就含有許多添加物,經過油炸後更是高油脂、高熱量。高敏敏表示,人體無法完全分解加工品,雖然不會永久殘留體內,但仍會造成代謝負擔,長期食用對健康不利。

享受美食有撇步 吃炸物不要另加調味料

享受美食應適可而止,周末來點小確幸沒關係,記得要適量食用,偶一為之就好。高敏敏建議民眾,在選擇每餐食材時,盡量以蒸、煮、滷、烤等烹調方式取代油炸。外食時可以選擇有脫油處理的店家,將多餘油脂甩掉。此外,吃炸物前可以準備吸油廚紙,按壓食物表面,能有效吸附意想不到的油量。

另外,吃炸物時不要另外加調味料,以免增加鈉含量,容易造成隔天水腫,長期下來對腎臟也是負擔;鹹酥雞中的九層塔雖然美味,卻非常吸油,建議盡量不要食用。此外,還要留意店家是否使用回鍋油,觀察油鍋冒煙狀況和油品黏稠度,若吃到的食物有油耗味,就表示油炸過久。
 

◎ 資料來源/高敏敏營養師

原文請見:當心周末小確幸變危機!營養師指出鹹酥雞油炸前後 熱量差最多達5倍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減肥攻略大進擊

#高敏敏#營養師#鹹酥雞#熱量#杏鮑菇#油脂#致癌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66

0.0857

0.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