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愛咬指甲?慣性習慣恐釀4健康危機 醫授「3招」成功戒

編輯 朱育嫻 / 責任編輯 楊絜伃 報導
發佈時間:2023/03/23 15:53
最後更新時間:2023/03/23 15:53
咬指甲容易造成細菌感染。(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咬指甲容易造成細菌感染。(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你身邊是否有親友喜歡咬指甲?或是你一緊張就忍不住想咬指甲?其實咬指甲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習慣,在兒童或成人都可能出現。而研究發現,長期咬指甲可能會導致4大健康危機。

咬指甲被歸類為妥瑞氏症的現象。(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研究發現:醫學生咬指甲比例高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咬指甲」通常開始於兒童時期,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多數咬指甲的人,會傾向於停止咬指甲。而不同人群中咬指甲的流行率從3%~46.9%不等,據研究發現,在醫學生中發現的比例最高。

根據Williams et al.(2020)的研究,咬指甲可能與心理壓力、焦慮、無聊和寂寞等情緒有關;36.8%~63%的病例有家族史。另外,咬指甲也被歸類為「妥瑞氏症」的現象,而不是強迫症的行為。

 
長期咬指甲對健康有害

黃軒表示,有些有經驗的醫師是會觀察病人有沒有長期咬指甲的習慣,從而去追蹤病人身體內危機在哪裡。根據Pacan et al.(2014)的研究,長期咬指甲可能導致以下幾種健康問題:

1. 指甲受損:指甲變形、斷裂和脆弱。

2. 牙齒問題:牙齒磨損、錯位和敏感。

3. 口腔感染:病菌通過口腔進入身體,可能引發感染。

4. 皮膚問題:指尖皮膚炎症,感染或潰瘍。

有咬指甲問題可以尋求醫生協助。(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咬指甲可以治癒嗎?戒掉咬指甲3策略
 

不過,僅有25%咬指甲者,會尋求專業醫師治療。根據2022年11月《J Med Case Reports》期刊上,由Sumayah Aljhani所撰寫的文章指出,治療咬指甲的行為療法,包括認知行為療法(CBT)、生活習慣療法(HRT)。以下是應對咬指甲的策略:

1.增強自我意識:當意識到自己咬指甲時,主動停止這一行為。
2.替代行為:嘗試將咬指甲的習慣替換成其他無害的行為,如擺弄一些小物件或使用橡膠手環替代。
3.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CBT)可幫助改變不良行為,並提高應對壓力的能力。

黃軒表示,透過治療來減少咬指甲的症狀,多篇論文顯示都是有顯著改善的效果。不過,有些家長對於孩子咬指甲有錯誤認知,26.4%的家長,對自己孩子咬指甲是不帶去看醫生的,甚至有70.2%的家長,認為可以用懲罰來打破孩子的習慣,但其實這樣做效果差,且可能增加孩子的焦慮和壓力。

原文請見:忍不住愛咬指甲,小心惹上4大危機!為什麼有些人會想咬指甲?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招財能量爆強的財富精油,還可抽Audi

👉偷做醫美嗎?臉怎麼亮成這樣

👉你有聽過洗髮精也要換季嗎?


#咬指甲原因#治療咬指甲#心理壓力#指甲變形#牙齒磨損#口腔感染#皮膚炎#認知行為療法#黃軒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26

0.1501

0.2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