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氣候、飼料成本上漲以及禽流感等因素,各通路缺乏足夠的雞蛋,蛋價飆漲後,有些民眾買不到蛋,甚至還要四處去搶蛋。對此,營養師高敏敏表示,其實不一定要吃蛋、吃肉,還有10種食物可補充蛋白質。
高敏敏在臉書發文指出,身上的皮膚、指甲、毛髮等,都需要蛋白質的營養才能構成。而正常成人每日蛋白質攝取量,大約為每公斤體重X0.8克的蛋白質。她舉例,一個50公斤的人,每天至少要吃到約40g的蛋白質。
更多新聞:水腫分兩種!「1動作」快速測試 醫授日常8招秒甩困擾
高敏敏表示,一個手掌大小的分量,約有3至5份蛋白質,每日建議攝取3至8份,一顆雞蛋約有7克,等於一份蛋白質。是非常重要的補充來源,但隨著蛋荒問題,可改從其他食物獲得。
1顆蛋的蛋白質
=2格傳統豆腐
=半盒嫩豆腐
=1/3塊黑豆干
=1又1/3片小方豆乾
=1杯豆漿(約180c.c)
=5湯匙吻仔魚
=3湯匙蚵仔
=4尾劍蝦
=39g納豆
=1/3掌心大小魚、肉類
更多新聞:「睡覺打鼾」是疾病警訊!小心間歇性缺氧 嚴重恐猝死
高敏敏直言「不是只有吃肉才有蛋白質」,除了蛋以外,還有很多食物富含蛋白質,植物性蛋白的脂肪、膽固醇更低外,膳食纖維跟植化素也更豐富,建議蛋奶素食的民眾,缺蛋期間可以多交替食用各種植物性蛋白質。 例如豌豆搭配毛豆、或黃豆搭配藜麥等等,可讓胺基酸種類更完整。此外,每天用部分的植物性蛋白來取代動物性蛋白也會讓身體更健康,還能降低死亡率。
除了注意蛋白質攝取來源,優先順序也相當重要。高敏敏建議「以豆製品為優先選擇,再來是魚肉、海鮮,然後是蛋,最後才是肉類。」她提醒,當蛋白質攝取不夠,就容易出現肌少症、傷口易感染、疲倦無力甚至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染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