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怕塑化劑!寶特瓶是塑膠的,一定有塑毒!」很多人都想錯,衛生福利部桃園院腎臟內科醫師柯盛文說,寶特瓶是「1號」塑膠製品,沒有塑化劑、而且無毒性。有塑化劑「塑毒」的是塑膠3號,得要小心使用,但是其他沒有塑毒的塑膠,也要注意選擇透明、未染色的比較安全。
柯盛文說,自從10多年前塑化劑食品安全風暴後,很多人都會擔心不小心接觸到會釋放毒性塑化劑的產品,不小心吃進塑毒,對於使用塑膠製品更留意。不過很多人都搞錯對象,以為寶特瓶也有塑化劑,但其實寶特瓶是「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英文是「PET」。容易有毒的是質地堅硬的聚氯乙烯(PVC),它可透過添加塑化劑DEHP製成各種軟硬度的製品。
容易含塑毒的是3號PVC 今年7月起禁止用於食品包裝、禁生產
加上廢棄的PVC經燃燒處理時會產生戴奧辛、排放鉛、鎘等重金屬污染環境,所以環保署預定今年7月起,禁止食品、飲料等產品使用PVC材質包裝,未來也不得製造及販賣PVC材質的相關製品。所以大家要避免吃進塑化劑,記得盛裝食物的食器,或是包裝,要注意選擇不是標明「3號」或「PVC」的產品。
柯盛文說,其他的塑膠產品如果是1、2、4、5類,都算安全。除了1號寶特瓶,2號和4號都是聚乙烯(PE),也不會產生毒性。2號是高密度相對耐酸耐熱,常用於牛奶瓶或裝湯的塑膠袋。4號是低密度,耐熱溫度低一點,主要用於包裝食物、衣物及一般消費品的塑膠袋及塑膠膜。
5號PP最安全、耐酸熱、不增罹癌風險
5號是聚丙烯(PP),最耐熱且耐酸,沒有無口服毒性,也不會增加人類罹癌的機率。因此在塑膠容器中為較理想的食品容器材質,例如可微波的便當盒就是5號。
6號為聚苯乙烯(PS),可分為發泡及未發泡。發泡的就是俗稱的保麗龍,不耐油脂,在高溫下會釋放出少量苯乙烯,此為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列作可能的人類致癌物質。雖然釋放的苯乙烯很快會到空氣中,對人的影響可能較有限,但還是避免盛裝高溫及油脂食品比較安全。
7號小心別挑到含雙酚A材質 PC有危險
7號種類繁多,只要不是前6類塑膠以外的其他塑膠製品都算是7號。在選擇時最好能選用不含雙酚A的容器,柯盛文提醒,雙酚A也是一種環境荷爾蒙,會干擾人體,聚碳酸酯塑膠(PC)就含雙酚A。若使用不當導致刮痕、磨損,於後續高溫加熱、酸鹼等作用下,即可能導致雙酚A釋出,隨著食物或飲料進入人體。
而7號中的美耐皿雖然耐熱,但成份含三聚氰胺和甲醛,若材質不佳的容器可能會釋出成份造成腎臟發炎、結石,而其中的甲醛則是被世界衛生組織視為「可能增加致癌風險」的成分。
無毒塑膠如果是彩色的 染色劑也要小心有毒
柯盛文提醒,常見的塑膠原始色多為白色、半透明或透明色。有些塑膠產品即使是屬於不含毒的1、2、4、5類,但若有顏色,大多有染色劑等添加物的疑慮,建議儘可能選擇塑膠原始色的容器,或內部為素色、圖案只位於外層的塑膠容器,且使用時也要避免接觸高溫及油脂類食品,才能避免染色劑融入食物吃進體內。
◎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
原文請見:保特瓶有塑化劑?誤會大了!醫說「這種」才有塑化劑 別挑彩色瓶子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