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珊迪颶風重創紐約、紐澤西州沿岸,美國陸軍工程兵團花了十年時間,推出建設海岸防洪設施,要斥資合台幣1.6兆,耗時14年時間,保證可以換來50年海岸不受侵襲。但是學者和非營利組織提出質疑,面對氣候變遷加劇的未來,風暴潮不是美東唯一的天災威脅,像是暴雨內澇、野火霧霾,需要多方面的建設來因應,希望地方首長傾聽民間聲音,讓這項計畫在拍板定案前可以更加健全。
2012年10月,珊迪颶風(Hurricane Sandy)重創紐約、紐澤西州沿岸,巨浪沖垮民宅,地鐵站淹水,曼哈頓下城區大停電,美國陸軍工程兵團花了十年時間,2022年9月推出計畫,要斥資526億美元,約合台幣1.6兆,為大紐約都會區建設海岸防洪基礎設施,工程預計耗費14年,將在紐約市周邊主要水道,建設12道風暴潮閘門(storm surge gates),當風暴來襲時關閉,保護社區不受海水侵襲。
哥倫比亞大學氣候學院氣候科學家 克拉基維茲 (Andrew Kruczkiewicz):「在布魯克林綠點、長島市、皇后區,以及哈德遜河沿岸的曼哈頓西側,擬建約12至20英尺高的海堤,所以這將改變我們對城市水路的印象。」
這項美國陸軍工程兵團史上最昂貴的計劃,目前還在等待國會審核批准,經費65%由聯邦政府資助,剩下的35%是紐約州和紐澤西州政府支出,花納稅人的錢,但計畫存在的缺陷,不是每個人都埋單。
非營利組織《河流看護者》代表 布朗 (Tracy Brown) :「該計劃最大的問題之一,是一開始的關注點過於狹隘,所以當軍團做這個項目時,他們可以做單一災害項目,也可以做多項災害項目,但是他們開始這個項目時,只考慮到風暴潮的影響。」
非營利組織《河流看護者》指出,建造海堤只能預防百年一見的風暴潮,但無法因應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危險,以及強降雨帶來的內澇。
非營利組織《河流看護者》代表 布朗 (Tracy Brown) :「我們需要的是一個針對多種災害的計劃,因為除了風暴潮之外,我們還面臨著暴雨事件,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海平面上升現在在越來越多的社區,造成每月的洪水;因此,如果我們不從多角度的方法著手,並說這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那麼我們最終只會解決單一個問題,但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挑戰有很多。」
隨著氣候變遷加劇,挑戰也在改變,2021年9月,四級颶風艾達(Hurricane Ida)從路易斯安那州登陸,在沒有風暴潮的情況下,造成紐約市大淹水,至少26人死亡;最近一起天災,是上個月的美東暴雨,洪水過後兩天,災民們還在清理被泥濘侵占的店面。
紐約貝果店老闆 (2023.7.11) :「真的太難了...」
紐約地區還面臨其他氣候變遷衝擊,例如加拿大野火造成的霧霾,以及夏日熱浪,都不是一個斥資1.6兆台幣的海堤可以一併解決的。
哥倫比亞大學氣候學院氣候科學家 克拉基維茲 (Andrew Kruczkiewicz) :「所有這些類型的危害,都與極端氣候事件的風險增加有一定的關聯,風險增加的部分原因是氣候變化,未來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這種極端天氣。」
雖然陸軍工程兵團掛保證,這項計畫能在50年內,保護海岸不受侵襲,讓紐約、紐澤西一帶因風暴潮造成的經濟損失,平均每年減少62億美元,約合台幣1979億,但學者和非營利組織仍呼籲政府首長,先傾聽地方意見,讓這項計畫更加健全。
非營利組織《河流看護者》代表 布朗 (Tracy Brown) :「因此現在我們的地方領導人,紐約州和紐澤西州的州長──霍楚和墨菲可以對軍團說,我們不批准這個計劃,我們想要一些不同的東西,我們想要多重解決方案,讓我們繼續努力吧!讓我們合作並取得更好的成果,然後提交給國會;我們還沒有看到任何跡象顯示這種情況將會發生,這就是我們試圖傳達信息,並呼籲我們當地代表坐上談判桌。」
紐約市的洛克威半島,也是十年前珊迪颶風重災區之一,美國陸軍工程兵團的承包商,去年底在這處海灘上放置大量沙子,沿著12公里長的海灘,堆放出76公尺寬的沙灘,這也是紐約治水的方法之一。
美國陸軍工程兵團紐約地區項目經理 (2022.10) :「這是我們第二份合約的一部分,也是我們珊迪計畫合約的一部分,我們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這樣做。」
目前執行的兩項海岸堆沙合約,成本約3.5億美元,約合台幣110億,但看在學者眼裡,這仍是治標不治本的作法。
前美國地質調查局科學家 威廉斯 (S. Jeffress Williams) :「這是暫時的,就像是在傷口上先貼個OK繃,我的意思是,我們面臨著嚴重的氣候變化問題,我們將要遭遇、而且正在遭遇更猛烈的風暴,海平面正在加速上升。」
學者們不斷呼籲,人類未來面對的氣候挑戰是多重且複雜的問題,期盼政府要多方納入考量,才不會花了大錢,卻只解決冰山一角的問題。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