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史匹柏出資辦教育 大屠殺歷史口傳下代

記者 陳和琳 報導
發佈時間:2015/12/30 22:53
最後更新時間:2016/06/29 09:35

▲(圖:達志影像/路透社/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美國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創立「大屠殺基金會」,蒐集來自世界各地的口述歷史,包括納粹大屠殺、南京大屠殺、盧安達滅絕等,把這些倖存者的親身經歷當作教材,讓下一代透過歷史,學會種族包容與尊重。

1993年上映的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講述一名德國商人,奧斯卡辛德勒拯救猶太人的故事。

二次大戰期間納粹屠殺猶太人,辛德勒運用關係與金錢列了一份名單,讓猶太人到他的工廠工作避難,免於迫害。這部電影改編自小說《辛德勒方舟》,由美國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執導,揭密納粹殘酷,他更創立了基金會,拼湊被遺忘的屠殺記憶。

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妳怎麼生還的?」倖存者:「有奇蹟發生吧!」

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我記得在拍片過程中跟許多倖存者談話,就是那個當下讓我首次意識到,還有很多很多故事應該被世人所知道,這就是大屠殺基金會成立的原因,因為我想要延續《辛德勒的名單》。」

想延續辛德勒的使命,史蒂芬史匹柏創立的「大屠殺基金會」,來自各地的志工,在56個國家、以32種語言,搜集到5萬2千個珍貴的口述歷史。

老師:「我們將要聆聽個別的故事,因為歷史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

大屠殺倖存者:「來了兩個小男孩,他們看著我父親,一直盯著他看,他說有人告訴我們,如果你看著猶太人的眼睛,你會看到惡魔在裡頭,他說,我只是想來確認是不是真的。」

來自倖存者當事人的親身經歷,被封存的過往記憶,透過「大屠殺基金會」重見天日,更被當作教材教育下一代。

大屠殺倖存者:「有人走進軍營問『誰是畫家』,有人指向我。」

學生透過線上影音互動,學習尊重以及包容。

學生:「每當有人遭遇不平等對待,我冷眼旁觀,只因為我不想被捲入的時候,我都覺得很罪惡,我認為挺身而出是很重要的。」

老師:「我們總會遇到該做抉擇的時候,我們是要當旁觀者,還是要有所行動。」

設立在美國南加大的基金會,已經收集納粹大屠殺、亞美尼亞、盧安達滅絕和南京大屠殺的故事,目前致力替瓜地馬拉內戰倖存者發聲、紀錄,大屠殺的倖存者變成教育者,娓娓道來自己的故事,一點一滴改變世界。

大屠殺倖存者:「當你看見不公不義,挺身而出、大聲說出來,採取立場,試著了解對方,如果你們無法愛彼此,至少尊重對方。」

#史蒂芬史匹柏#導演#屠殺#納粹#教育#電影#教材#基金會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64

0.0549

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