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海軍戰力明顯失衡,因此岸置反艦飛彈的數量和火力,是台灣能否有效實現不對稱防衛作戰的一大關鍵。中共對台軍演過後,總統賴清德,前往花蓮勗勉海鋒中隊等單位,就被認為是對「以陸制海」的高度重視。不過學者也提醒,在國際法約束之下,反艦飛彈並不能用來對付中國大陸海警船或民用船隻。因為要在海上維護海權,仍然得仰賴海軍艦隊。
6月消息接連指出,中共軍艦佔位中線以東,隨行監控通過台灣海峽的土國和荷蘭軍艦,一連串行動再再宣示,台灣海權並不存在。
聯合利劍演習期間,中國大陸海軍海警,艦艇強踩我國東岸24海里,海軍海鋒大隊反艦飛彈發射車組,隨即進入各地戰術位置對海警戒,總統賴清德風波後的視察安排,被視為對「以陸制海」能力的高度重視。
公開資料顯示,大隊含轄下七個中隊,分別駐守本島北中南東和馬祖澎湖,後方還有機動部隊,適時銜補支援打擊,按照美軍建議,台灣的國土防衛戰如果要成功,海上擊殺率最好能達到50%,其中一大要素就是海軍的岸置反艦飛彈,也正因為如此,海軍才起心動念,整編設置濱海作戰指揮部,期盼用大量的精準火力,應對態勢失衡的海上對壘。
淡江戰略所助理教授林穎佑:「以陸制海這樣的戰略,是一個不得為而為的一個方法,因為其實就我們海島國家來看的話,解放軍最重要的,就是會對我們進行一個海上的封鎖,那同樣的它們經常的船艦,會去逼近我們的12海里或是24海里鄰接區,會變成我們平常,你會需要一定的一個海上部隊,出海去進行一個對峙,或者是出海去確保我們的制海權,去確保我們的海上交通線。」
因為不對稱作戰,精神就是訴諸火力,即便中共非軍用艦艇,也以執法為名加入對台威嚇,按照國際法,我國艦隊仍不能直接以武力還擊,更別提來犯的如果是民船。
淡江戰略所助理教授林穎佑:「跟敵人的船艦在進行接觸的時候,兩邊的一個規則,或者是要等到什麼樣的情況,才可以動用怎麼樣等級的火力,像這一次入侵到我們的淡水的這一種小艇,那我們要如何去對它進行,要如何使用適當的武力,去對付他們,我想其實這一些,都會是要去思考的一些問題。」
畢竟開弓沒有回頭箭,今年漢光40號演習「常設交戰規定」的首度驗證,在兩岸軍機軍艦對峙更頻繁的現在,嚴防擦槍走火是當務之急。
國防安全研究院政策分析員江炘杓:「真正要用到海鋒大隊的時候,也就是用到制海飛彈部隊的時候,那一定雙方已經開戰了,那所以硬要說海鋒大隊或這個濱海作戰指揮部,或者這個以陸制海的這個部隊,有什麼交戰規定?那就是主要就是目標的選擇,跟火力分配的問題。」
淡江戰略所助理教授林穎佑:「你有這樣子的一個弓箭,但是你有沒有這樣的眼睛,如果在敵人,已經把我們的雷達摧毀之下的話,那我們要如何去取得訊號?」
除了鞏固友盟的情資提供,海軍看來更積極尋求強化防空能力,輕型巡防艦起造之後,國造6000噸以上配備神盾系統的新一代巡防艦,建案準備重啟,關鍵在於美方是否同意出售相關配備?
軍情與航空網站主編施孝瑋:「那現在周邊的國家的艦艇,都具備了這個,船上至少有三到四面的,平面陣列相位雷達,也就具備這種,所謂的神盾化的這樣一個戰力,那在這個情況下,那我們的艦艇如果沒有辦法,在包含在海上作戰的時候,連自保都成問題的時候,那遑論要能夠維持,台灣對外的海上生命線,我們自然的需要能夠具備未來,讓我們的作戰一旦打一旦開始,當我們的陸上的這種戰管雷達,遭到敵方攻擊後,還要能夠在海上重新讓這種,具備這種戰場指揮,也就是建立戰場圖像能力的這種艦艇。」
沒有一招打遍天下的防衛手段,我國海防建軍,勢必要在不對稱作戰和常規軍備中,尋求效能總和。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