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中國版「雷曼風暴」來襲! 台灣金融需調整韌性挺危機

作者 台灣銀行家 責任編輯 李如茜 報導
發佈時間:2023/09/20 15:31
最後更新時間:2023/09/20 15:31
台灣金融業面對中國經濟環境惡化將進行風險調整。(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台灣金融業面對中國經濟環境惡化將進行風險調整。(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撰文:陳松興

【台灣銀行家】台灣金融業面對台商及中國經濟環境惡化,已不可避免進行風險部位調整。據金管會數據顯示,銀行、證券期貨投信及保險業對陸曝險額創統計來新低。面對中國版「雷曼風暴」山雨欲來,我們需要做更好、更審慎的風險情境準備。
 

兩岸經貿關係向來複雜多元,但核心是兩岸在全球化供應鏈架構中的分工與相互依存。中國在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下,受益於美國主導的全球化浪潮,包括台商在內的外資提供了不同層級的技術與資金,加上中國的人口紅利,創造就業與帶動出口,因而締造了指數型的高速經濟成長及競爭力提升。

如今成長已經過了峰頂,中國的經濟自2009年開始持續下滑。除了拖延處理各種內部的結構性障礙,導致經濟可能出現系統性危機外,外部的經貿關係近年也有了戲劇性的變化。西方國家原本期待改革開放後的中國會走向市場化,甚至是西方的民主開放體制。如今卻發覺,中國只是披了一件「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外衣,骨子裡從未放棄共產主義,實際推行的仍是計畫經濟;體制上則轉向更高壓的集權專政。而中國所謂「和平崛起」的背後,則是不斷地擴張軍事勢力範圍及對周遭國家的挑釁。

本以為改革開放後的中國會走向市場化,但實際推行的仍是計畫經濟。(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後冷戰相對穩定的全球地緣政治與宏觀經濟,如今正走向新冷戰與脫鉤。美國前副總統彭斯曾表示,「不再相信與中國的積極接觸政策可以改變這一切」。因此,我們看見美中戰略對抗的不斷升級,及整個地緣政治均衡的快速改變。按照目前國際地緣政治局勢,歐美等西方文明力量和中國可能正走向非正式的政治和軍事對抗,這或許就是邱吉爾所形容的「鐵幕」,或美國財政部前部長保爾森(H. Paulson)所稱的「新經濟鐵幕」。

西方國家對中國態度明顯改變的分水嶺,無疑是中國處理新冠疫情的不當隱匿,導致全球人道悲劇及經濟的衰退。而中國推動「戰狼外交」,挑起台海及南海的軍事緊張情勢,又在俄國侵略烏克蘭之前,與俄國發表兩國夥伴關係沒有上限的共同聲明,同時在戰爭爆發後,選擇站在俄國的一邊,這都加劇了全球對中國的不信任,進一步確立所謂的經濟脫鉤或是去風險的政策方向。

如若美中戰略對抗繼續升高進入新冷戰,或甚至發生熱戰的最差情境,勢必對全球地緣政治與經貿結構發生劇烈影響。對台灣的金融業而言,嚴峻的地緣政治風險,將是企業經營無法忽視的重大挑戰。

中國經濟系統性風險不容小覷

其次,中國大陸經濟也面臨巨大的系統性風險。中國的經濟原本就因為出現人口老化、中等收入陷阱、債務泡沫與資本流動管制等難以超越的結構性障礙,而出現成長趨緩的現象。此時一旦遭遇外來的衝擊,債務包袱的拖累與金融市場化的改革遲緩,就很容易成為導致系統性風險升高的導火線。新冠疫情期間中國嚴格的清零封控措施,使原本就不樂觀的經濟無可避免地陷入衰退,地緣政治緊張使資金流出加劇,失業率迅速攀升,債務違約風險惡化,種種狀況,讓中國北京維持金融穩定的壓力倍增。

債務泡沫問題嚴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中國採行大規模刺激政策造成嚴重的債務泡沫。中共政權為追求快速成為經濟強權,藉所謂「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掩飾,推動大規模不具自償性的公共建設,加上「國進民退」政策,壯大了生產效率極差的國有企業,而具成長動能的民間企業反受壓抑。導致官方的整體債務規模到2022年時已經超過GDP的280%。

 
中國第2季政府債務(含家庭、企業和政府債務)占GDP比增至281.5%,已超越美國的257%。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MF)定義,計算政府的真實債務,實際上還需納入或有負債,這包括地方政府及其融資平台,高鐵及機場等自償性不足的公共建設,與金融機構遭受系統性風險時的援助成本等等,因此中國官方公告的政府債務數據可能嚴重偏低。

中國經濟發展的模式是高度依附在貸款和債務上的,土地和房地產常常是主要抵押品。疫情爆發前,房地產是中國經濟成長的重要推手,蓬勃發展的地產市場帶動水泥、鋼鐵、營建到裝潢、傢俱及家電用品等諸多產業的興盛,同時挹注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飆漲的房價也吸引民眾將很大一部分的財富用於買房,期望能加速財富累積並背負房貸壓力。另一方面,中央政府針對社會安全網與醫療福利的預算偏低,使得老百姓為了因應醫療及養老需要,必須維持較高的儲蓄率。

中國房地產市場雪崩式的跌價。(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在社會保障尚不完善的情況下,時機不佳的打房措施遇上疫情封控的影響,使房地產市場雪崩式的跌價,地方政府及房地產開發商因此陷入嚴重的債務危機,民眾也必須為了完工遙遙無期的爛尾樓背負沉重的房貸還款壓力,此間種種都加劇老百姓對未來經濟前景的擔憂而不敢花錢,致使儲蓄率更加居高不下,也同時抑制了民間消費。其次,經濟發展步履蹣跚,出口訂單大幅下滑,使企業對擴大生產或投資猶豫不決而採取觀望的態度,導致原本由投資帶動的經濟成長動能無以為繼。中國銀行今年7月的貸款餘額降至2009年以來最低的水位,顯示了無論是企業還是消費者,對資金的需求都大幅減少。

投資及消費陷入通縮,代表接下來企業與家庭的信用違約事件將層出不窮,銀行業呆帳必然會隨之快速攀升。從地產開發商恆大的巨額違約發生至今,不斷有地產商陷入財務危機的報導,如近日爆發美元債務違約風險的大型地產商碧桂園,及大型國企如遠洋集團等,地產商整體債務規模恐怕已經大到中國政府無力解決的程度。也難怪,國際清算銀行會對中國的金融風險提出警告。

金融體系違約風潮加劇
 

中國經濟成長下滑並可能已經陷入通縮,給規模達41兆美元的金融體系帶來真正的挑戰。從債務對GDP比重來看,金融體系潛在的「問題資產」恐怕十分龐大。而官方公布的銀行不良資產數據則普遍被認為嚴重低估。

就債券市場部分,雖然北京推出扶持措施,但因經濟急速衰退,信貸和房地產銷售慘澹,企業獲利成長偏低,流動性壓力大增,償債能力惡化,使得規模達4.4兆美元的在岸債券,違約率恐將創歷史新高。近日引人關注的,中國最大資產管理公司中植企業集團(中植系)旗下中融信託驚傳出現理財商品停止兌付的違約危機,讓投資人擔憂規模高達2.9兆美元的融資信託業會掀起中國版的「雷曼風暴」,即是活生生的例子。至此,中國以債務驅動的成長模式面臨了困境。

而就銀行信貸市場來說,隨著中國GDP下降,不良貸款比例增加,銀行的財務營運能力備受考驗。打銷壞帳將侵蝕銀行資本適足率,銀行恐怕面臨立即增資的壓力,但許多城商行及農商行背後的大股東是已債台高築的地方政府,因此能提供的財政彈性相當有限。在大型不動產開發商接二連三的違約,爛尾樓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勢必造成銀行不良資產大幅增加。

參考中國央行在2019年上半年對30家大中型銀行進行金融壓力測試,該測試假設在GDP成長率為5.3%的基準情境下,30家主要銀行中,9家未能通過,其資本適足率將從14.43%降至13.47%。在假設GDP成長率為4.15%的最壞情況下,30家銀行中,有17家沒通過。如今,多數預期中國2023年的GDP成長將低於5%的目標,因此中國銀行業勢必將面臨嚴峻的挑戰。

供應鏈脫鉤引發失業危機

在疫情未爆發前,中國扮演著世界工廠的角色,中國在2018年購買力平價(PPP)調整後的GDP占全球近19%。疫情爆發導致經濟活動中斷,就製造業及出口行業而言,供應鏈中斷導致的停工與延遲開工,所造成的工資和生產損失將排擠原本準備用於投資的資金。而西方國家對中國的經濟脫鉤或是去風險策略,導致外資撤離,也造成中國大量的勞工被迫失業。

中國失業率逐月破紀錄,即使中國統計局7月公布的青年失業率數字已高達21.3%,城鎮調查失業率已經連續3個月衝破20%,仍普遍被認為是嚴重低估。日前中共官方突然宣布取消公布青年失業率,則令人更加懷疑失業率的惡化程度恐怕非同小可。

中國失業潮的規模到底有多大?依中國官方的說法,GDP每成長1個百分點,大約可以帶動150萬人就業。今年將有1,000多萬名大學生畢業,故推估需要7.2%的經濟增長才足以支撐就業。而預測中國近幾年的經濟成長可能都無法達到5%,因此失業率勢必將持續惡化。除此之外,由於極端氣候與烏俄戰爭的影響,中國還面臨很實在的糧食短缺及糧食價格上漲的壓力,一旦大量的民眾失業,沒收入又沒飯吃,就可能釀成強大的民怨,出現反彈與抗爭行動,一旦發生社會動亂,除了對中共政權而言是嚴峻的考驗外,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更是雪上加霜。

中國失業率逐月破紀錄。(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中共20大後,政治局常委普遍缺乏經濟專業,且決策集中在一人身上,決策錯誤風險大為增加。若美中戰略競爭情勢繼續惡化,經濟持續脫鉤,中國將可能落入類似1990年代日本資產泡沫破滅,經濟停滯的模式!

政府應扶助回流企業 引導產業轉型

中國改革開放後的前30年,較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台商,大都有機會分享中國經濟快速成長的果實。然2009年後的中國經濟成長已趨緩,加上國企與民企受中國政府扶持,競爭力大幅提升,台商競爭優勢已不復存在。

新冠疫情的發生,嚴重暴露了全球供應鏈高度依賴少數幾個國家的脆弱性,但也讓外資企業更加堅定需要確保供應鏈安全性與多元性,並推動供應鏈在地化趨勢的形成,很多投資案現在已經處於「急遽逆轉」的狀態,企業將供應鏈遷出中國,勞工與環保成本的上升也是推動工廠移出中國的力量,美國提高關稅則是加速的催化劑。

出口導向的大陸台商,多基於供應鏈的配合關係而調整或移出中國,即使是著眼中國內需市場的台商,由於環境惡化,面對越來越不安全的中國,也無法排除撤離中國的選項。台商撤離中國的進程加快,部分轉進東南亞,部分則選擇轉型,將資源及研發搬回台灣,利用高科技提升競爭力。

長期而言,中美關係在未來10年,不能完全排除從經濟對抗發展到政治,甚至是軍事的對抗。若是這樣發展,在中國的投資都將變成名副其實的風險資產,在中國的外商企業,亦可能成為名副其實的人質,因此搬回本國是最安全的選擇,現在不走,更待何時。

雖然台灣經濟依賴中國大陸過深,經貿脫鉤的難度很高。但因應全球供應鏈結構的改變,全球及中國經濟的衰退,與可能的金融動盪,為避免過度衝擊我國經濟,政府必需考慮運用所有工具,扶助回流企業,引導產業轉型,提升未來的競爭力,也才能維持金融穩定。

面對兩岸經貿劇變 金融業須做更萬全準備

全球化的成功,主因是參與供應鏈的各方都能同享經濟利益,依循一定的遊戲規則(如世界貿易組織協定)而取得均衡。但這均衡目前已經產生劇變,因為:一、中國崛起爭奪規則話語權,引發與美國的霸權之爭;二、全球化的負面效應開始反撲;三、新冠疫情導致全球性經濟危機,可能改變遊戲規則;及四、對全球供應鏈造成影響。

習近平掌權後,強調追求中國夢,挑戰美國霸權,企圖改變全球地緣政治的均衡。美國加以反制,激起貿易戰爭、科技戰爭及金融戰爭,而這只是美中兩國經濟脫鉤大戲的序幕而已。美國財政部前部長H. Paulson形容這樣的發展可能帶來新經濟鐵幕,前國務卿季辛吉則是說,兩國處於冷戰的山腳下。

習近平掌權後,開始挑戰美國霸權。(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北京對疫情的封控在中國造成極大的民怨,近來處理風災災情再次失當,加深不滿,習近平對軍方的整肅則是透露檯面下的反習浪潮還在加劇,雖然短期內尚不會對習近平的執政構成危機,但中共政權正面臨嚴重的正當性危機,未來發展瞬息萬變、很難預測,但這就是台灣金融業需要面對並加以管控的風險。

台灣金融業面對台商及中國當前經濟環境惡化,已經不可避免的進行風險部位的調整。據金管會公布5月底的數據,銀行、證券期貨投信及保險業對陸曝險額共新台幣1兆1,658億元,創統計以來新低,較去年同期減少17.8%,其中以保險業減幅43%最大,整體銀行業對陸曝險金額降到1兆511億元,占淨值比從去年5月的30.2%降到今年的25.19%,金額少了1,807億元。而國人透過投信基金與境外基金投資中國合計有3,204億元,同比減少近14%,約521億元。問題是,台灣金融業目前所減少的對大陸曝險部位是否足夠?或者需要做更好、更審慎的風險情境準備?值得深思。(本文作者為東華大學新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陸委會諮詢委員)

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
https://taiwanbanker.tabf.org.tw/index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台灣銀行家月刊

#全球化浪潮#中國版雷曼風暴#台灣金融業#供應鏈#失業#中國房市#泡沫危機

專欄作者介紹

作者

台灣銀行家

台灣金融研訓院創辦《台灣銀行家》雜誌所涵蓋議題報導領域,除了銀行業、證券、保險與金控,亦對國內外政經社會議題、產業趨勢、金融教育等多有關注。期望藉由深入淺出的內容,協助讀者掌握金融情勢變化、重要政策,以及金融產業發展的最新動向,亦延請知名學者專家為本雜誌執筆撰文,提供深入觀點。期許能成為提供國內金融業與從業人員充實專業知能,提升競爭力,促進金融知識普及與資訊交流之最重要刊物。

看更多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752

0.1189

0.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