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無菌說~保護女孩!應教育孩子陰部清潔護理

作者 吳馨恩

2018/11/09 09:00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本月5日的婚姻平權公投電視辯論會中,反同方代表政大教授許牧彥為了佐證肛交與口交不健康,因此語出驚人提出「陰道幾乎是無菌的狀態」的說法,遭到許多專業醫師及護理師駁斥,指出陰道有常在的乳酸桿菌維持其微酸性,並且平常與其他菌種和平相處,維持陰道內部的菌叢生態平衡,若是陰道內部菌叢平衡遭到破壞,將會引發陰道炎等相關生理問題。

 

 

對於許牧彥如此的說法,反應出從以前到現在的性教育及性平教育嚴重不足,尤其是在小學校園中,很少有學校好好落實性教育及性平教育,讓孩子們認識自己身體的狀況,然而多數女孩卻早在國小四年級就開始,就逐漸出現第二性徵發育,月經也經常是這個時候來臨,此時女孩的「陰部清潔護理」問題就需要被重視,必須透過良好的專業教材來教育孩子正確的知識

 

 

有不少女孩因為不懂得陰部清潔護理,有時會因為過度清潔的緣故,反而造成陰道內部的好菌死亡,導致黴菌增生引發陰道炎,或是因為根本不知道陰部有專門清潔用品,進而使用一般沐浴用品清洗,卻因為酸鹼值與陰部不同的問題,因此引發陰道炎。這些都是基於缺乏正確的性知識,進而產生的諸多衍生問題。

 

 

每年十月十一日為「國際女孩日」(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Girl Child),源自於聯合國在二○一一年通過的加拿大政府提案,旨在提升女孩各方面的權利及意識,行政院也在二○一三年宣布每年十月十一日為「台灣女孩日」與國際接軌,各地方政府及民間單位舉辦相當多女孩權利意識活動與方案。其中一個女孩權力的重點,是包含女陰殘割、避孕墮胎、性教育及性平教育在內,保障女孩們的性與生殖健康權利。

 

 

因此,反同方對於性教育及性平教育的主張,不僅傷害了性少數兒少的校園安全,也壓縮了女孩們獲得認識及保護自己身體的權利。各級學校應該落實性教育及性平教育,讓我們的下一代可以從小了解性與生殖健康的相關知識,畢竟引發陰道炎等相關疾病的病菌可不會在乎孩子的年紀,唯有教育孩子做好陰部清潔護理,才能夠有效地避免孩子不當處理自己的身體,引發疾病或因此受傷。

 

 

 

延伸閱讀

危險的不是約砲 是針對女性的暴力

對抗大眾運輸中歧視的勇敢女性-安娜·達佛格尤克與羅莎·帕克斯

責備棄嬰小媽媽毫無意義 推動多元親職友善環境

更新時間:2018/11/08 16:39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吳馨恩

  • 一名跨性別女子(出生時登記為男性,生理陰陽人,心理認同是女性,青春期開始以女性的身分生活),自幼因跨性別身份遭受兒虐與家暴,14歲家暴逃家被性侵害,16歲從第二志願高中因校園霸凌休學,因緣際會踏入社會運動,喜歡閱讀女性主義,在台灣致力推動反暴力的跨性別運動與婦女運動

    人氣點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