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應用的範圍越來越廣,疾管署和科技公司合作,4月推出了流感預報站,民眾只要點進網頁就能看到全台流感的就診人次,而科技公司也同樣運用AI結合其他醫療領域,建置視網膜健康檢測系統,可望未來能實際應用在臨床,有效提高糖尿病病友的檢測和判讀效率。
每年10月到隔年的3、4月是流感高峰期,醫院不論急診還是門診都出現不少看病民眾,現在雖然已經能接種疫苗,但若是能準確預測流感趨勢,將能更有效加強預防措施。疾管署推出的流感預報站4月正式上線,民眾點進去就能看到全台流感門診和急診的就診人次。
利用實際的歷史資料做出預測模型,民眾移動滑鼠就能看到推估的未來4週就診人次,另外預報站還呈現出全台分區概況和類流感地圖,可以觀察過去兩週類流感就診人次的變化。
疾管署防疫醫師鄭皓元:「對我們不管是疫苗、抗病毒藥物的使用,或者是門急診、醫院的整備,甚至是跟民眾提醒就是未來4週應該要做什麼樣的自我防護,其實都是有非常大的幫助。」
而支持這系統背後的技術,來自合作的科技公司。
科技業前瞻技術總處博士吳侑峻:「我們每個禮拜都會根據過去這將近10年的資料去重新調整我的模型,包含參數跟權重。」
以半年時間研發,透過人工智慧的機器學習技術,科技公司的資料科學家們根據疾管署和各地政府資訊,發揮他們的統計和資工背景做出預測外,還能回頭做驗證讓預測越來越貼近實際狀況。
科技業前瞻技術總處博士吳侑峻:「我們會根據我看到的歷史資料,然後去看我未來預測,跟我的歷史資料發生的狀況去做最佳化。」
但這樣的預報站預測準確度有多高,疾管署表示還會再陸續做修正,不過專家認為台灣具備完整的健保數據,準確度相當高。
中研院副研究員詹大千:「最主要的人工智慧它取決於的一個準確度,是取決於它的資料的完整度,目前以疾管署的這次的預測來講,它的準確度都可以達到7成以上。」
AI不只應用在流感預測,現在也結合起其他醫療設備。以往糖尿病患者要了解自己的視網膜病變狀況,都要花好幾週的時間,在內科和眼科之間來做確認,現在有這套人工智慧的檢測系統,這內科醫師只要花短短幾秒鐘的時間,就可以做初步的判讀和建議。
糖尿病病友人數佔全台人口1成,對眼睛影響就是視網膜病變,但全台眼科醫師只有大約2000人,105年有做視網膜篩檢的糖尿病病友不到4成,靠著人工智慧技術可以有效提高檢測和判讀效率,可望降低病友眼睛惡化的機率。
科技業前瞻技術總處資深經理蔡金翰:「會模擬大腦建置一個類神經網絡,去學習專業的眼科醫師們怎麼樣判讀視網膜病變,如果發現這個病患有非常高風險是有病變的話,醫師其實可以馬上對病患做轉診的動作。」
利用1年時間做研發,目前這套視網膜健康檢測系統,正在進行臨床驗證,而AI未來也可能應用在更廣泛的醫療領域。
中研院副研究員詹大千:「譬如說肺結核,我們平常常看用X光片或是用斷層掃描,那在國外基本上也用X光片來做預測,那在國外的準確度可以到97%。」
人工智慧漸漸滲透民眾生活,預計帶給人們的不只是便利,還要投注醫療領域,協助降低疾病帶給人體的傷害。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18/04/17 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