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日韓貿易戰白熱化,避險氛圍從亞洲擴散到全球
隨著美中日韓貿易戰白熱化,risk-off(規避風險)的氛圍已經從亞洲擴散到全球,FED在七月底領跑央行降息大隊接力,近日交棒給紐西蘭、印度、泰國。大隊接力總讓人看得眼花撩亂,其實我們只需要觀察主要貨幣國的央行即可,最重要分別為美、歐、日三大央行,再加上英、加、瑞、澳輔助。
首先看,為何日本發動貿易戰?因為美國要扶植日本,且南韓文在寅在北韓卡位的吃相過於難看,於是安倍可大方制裁南韓,順勢奪回被南韓搶走的高利潤半導體產業。畢竟朝鮮半島是預定戰場,不提早把半導體拉回日本,會對全球供應鏈造成巨大影響。台灣會不會受影響?答案是肯定的,殺韓儆台正是美日在做的事情。
從地緣角度分析,美國需要日本武裝來應付亞洲挑戰,於是有了修憲攻防戰。沒意外的話,新婚的小泉進次郎將接起取代中國平衡印太的大任。這幾句簡單分析可以看出甚麼?中國經濟崩潰、民生物資飛漲,所以可以在哪邊布局? 債券、黃金與避險貨幣,循環後期原物料將大漲,風險升高貴金屬與債券將大漲,如何抉擇很簡單吧。
至於中國放任人民幣貶破整數心理關卡,除了是對10%關稅的回應,更重要的原因是錢荒。持續的掉期交易(SWAP)延緩貶值,並無法扭轉市場信心。安撫美國,再默默把利潤放入口袋,才是中國權貴在意的。去年比特幣暴跌至3000多美元,很多人認為比特幣大勢已去,但資金就像生命會自行尋找出路,我在當時便認為比特幣沒有發揮他真正的功能:洗錢出走,還有5-7倍的漲幅可以期待。果不其然,貿易戰再起爐灶,比特幣又再次攻上萬點,隨後奢侈品與股市也步上比特幣的後路,力求最後關頭前做大做強資金水管『廣闊度』。
習近平從月初的建軍節至今未露面,留下不小想像空間。畢竟洋務派與歐美合作已成事實;保皇黨內部鷹派抬頭,讓更多人關心中國是否會藉攻台轉移內部壓力。近日國軍不斷進行實彈射擊,並釋放中程導彈訊息與美國相呼應。當中國內部壓力越大,台灣越要留意,當壓力外溢時,我們必須好整已待。
以上評論,獲作者授權轉載,不代表本新聞網立場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更新時間:2019/08/10 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