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衰竭是指心臟無法有效打出足夠的血液來滿足身體需求的狀況,這種狀態通常是由心臟病、冠心病、高血壓、心肌病或心臟瓣膜病等引起的,主要症狀包括呼吸困難、疲勞、腳踝和腿部水腫、夜間頻繁起床小便以及持續的咳嗽或喘息,診斷依賴於病史、體檢、心電圖等檢查。
圖/TVBS
資深醫藥記者蔣志偉:「很多人都聽過心臟衰竭,其實就是心臟無法打出足夠的血液,提供給全身的需求,一般可以分為兩種,心臟功能不佳的心臟衰竭,會讓心臟的收縮力量不夠,導致打不出足夠的血量,另外一種是心臟收縮能力正常,但是無法適當的放鬆,造成沒有辦法將足夠的血量收回心臟,而形成供需不平衡。」
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博士賀立婷:「心臟衰竭的症狀有水腫容易喘以及容易累,心臟功能不佳的原因,常見是心肌梗塞,或者是因為基因造成心臟擴大病變。需要服用一系列的藥物,以協助心臟功能恢復,而心臟無法放鬆造成的心臟衰竭,常見的原因就是慢性病以及老年退化,除了服用心臟藥物之外,還要治療背後的慢性病,才能阻止疾病惡化。」
成大醫院副院長暨重症加護科臨床教授許志新:「心臟衰竭的原因很多樣,最常見的是心臟本身的問題所導致,包括冠狀動脈疾病、瓣膜性心臟疾病、各種不同類型心肌病變、高血壓、心律不整等。另外有些雖然不是心臟本身的問題,但長久下來也會導致心臟衰竭,例如糖尿病、高血脂、酒精、內分泌系統疾病等等。」
醫師:「心臟衰竭與冠狀動脈疾病相關,提高警覺。」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心臟衰竭人數持續上升,除了高齡化之外,過去受限醫療科技,心肌梗塞患者,往往在疾病早期就離世,近年來因為心導管技術進步,挽救許多急性重症患者。另一方面,這些救回來的重症患者,也成為心臟衰竭的高風險群。
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博士李任光:「隨著時代的進步,醫療的進步,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心臟衰竭,有可能是在更年輕的時候就有可能發生,那發生的原因也不單單是只有所謂的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疾病之後才會發生。」
成大醫院副院長暨重症加護科臨床教授許志新:「一項健保大數據研究結果顯示,因心臟衰竭住院的患者,10年內成長了9倍,心臟衰竭病友出院後的,再住院率半年內更高達三至四成,要降低心衰竭的再住院率,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正確的服藥觀念,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資深醫藥記者蔣志偉:「有鑑於此,衛福部健保署推出『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以醫師、個管師、藥師結合營養、復健等各職類專業人員,提供病友出院後半年的後續醫療照護。」
成大醫院副院長暨重症加護科臨床教授許志新:「我們發現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改善了病友的服藥習慣、活動能力、心臟功能,也降低了再住院的比例。病友也應該持續健康生活方式,如減少鹽分攝取,避免肥胖,適度運動,戒菸,勿過度飲酒,規則服藥,當遇到水腫、呼吸喘等典型症狀時,盡速與醫療團隊聯絡。」
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博士李任光:「目前我們常知道的所謂的心臟衰竭的產生,最常見的可能還是所謂的冠狀動脈的疾病,或者是產生心肌梗塞之後,造成心臟受傷造成的心臟衰竭。」
資深醫藥記者蔣志偉:「全球的心臟衰竭大概有6000萬人,台灣心臟衰竭約1%至3%左右,以3%來說超過70萬人,事實上心臟衰竭在健保署資料庫裡,有用藥超過24萬人,基本上有50萬人是潛在心臟衰竭的病人。
醫:「心臟衰竭特徵。」
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博士賀立婷:「如果發現自己的雙腳水腫,輕微的活動就容易喘和累,甚至晚上睡覺更喘甚至躺不平,就要到心臟科門診求診,以排除心臟衰竭的可能性。」
彰化秀傳醫院副院長陳建志:「現在介入的一個技術進步之後,可能可以讓這樣的一個年紀大的病人,可能延續他的一個生命,可是他發生心臟衰竭的機會就增加。」
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博士李任光:「隨著心臟衰竭越來越嚴重,甚至有些心臟衰竭的病人,你會發現他的兩隻腳。下肢會有水腫的現象,那這也是代表心臟衰竭的症狀越來越嚴重。」
醫師提醒有高風險的人,包括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或者有冠狀動脈心臟病者,發生心臟衰竭的機會就會大幅增加,民眾應提高警覺,隨時注意身體狀況,別讓憾事發生。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24/07/11 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