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廚師手部毒素「比台積電晶片小」 台大法醫所:30年首見

記者 張良瑜 報導

2024/04/02 16:45
台大法醫所質譜儀在寶林廚師手部驗出米酵菌酸。(圖/TVBS)

寶林茶室大規模食物中毒案有最新進展,廚師的手部檢體呈現米酵菌酸陽性。台大法醫所副教授兼所長翁德怡今(2)天下午出面受訪時表示,米酵菌酸不是病毒,是一種毒素。由於廚師手部測到的毒素定量不是很容易,目前推測起來,大概是每毫升1奈克左右,「10的-9次方,比台積電做的晶片還要小的東西。」直言從醫30年來第一次見到米酵菌酸。

翁德怡表示,質譜儀是非常靈敏的儀器,譬如台糖豬肉事件,它也是非常靈敏。以目前來講能驗到米酵菌酸最低的定量極限是每毫升0.2奈克,她舉例,「人類每天要吃6公克的鹽才算健康,大概等於做麵包、蛋糕一茶匙的鹽,把這6公克的鹽丟到台灣大學溫水游泳池的濃度是11奈克,那麼少都還能每毫升測到11奈克,所以就等於說把一茶匙分成100份,就是我們講的每毫升0.2奈克的程度。」

 


翁德怡指出,廚師的手不可能在洗得完全乾淨的情況下,1天前毒素還存在在廚師手上,現在還測得到是很合理的。「國家的食安專家會訂出更好的標準流程,食藥署正在嘗試培養這個細菌,如果真的培養出來,就能制定出洗手多久會洗掉細菌、以及來訂定保存食物標準的SOP(標準流程)。因為現在的SOP都是以金黃色葡萄球菌來訂定,從來沒想到會有毒素這麼大的東西。」
 

 

 

【永續生活選品】

👉一開賣就完售?民眾超商瘋掃貨!

👉百大企業ESG禮品首選,國際調香師為您打造專屬香氣!

👉上班族必備小物,提神醒腦助消化


更新時間:2024/04/02 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