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衝擊,進口飼料玉米價格大漲,在政府的轉作政策鼓勵下,國產硬質玉米種植面積逐年提升,不過受乾旱影響,嘉義縣、台南市也傳出玉米受災現象。嘉義縣義竹鄉是全台第一大的硬質玉米產區,但乾旱影響植株生長,導致雜糧玉米歉收,減產約五成。
收割機緩緩前進,將玉米進行收割,每年二到三月正值收成期,嘉義縣義竹鄉是全台第一大的硬質玉米產區,種植面積約2500公頃,只是今年旱災加上蟲害,導致雜糧玉米歉收,產量下降。
記者劉彥萱:「這一大片的玉米田,往年每公頃的產量有7到8噸,但今年幾乎腰斬只剩下不到4噸,乾旱缺水使得硬質玉米已經連續三年減收,尤其今年最為嚴重,氣候變遷跟蟲害,成為雜糧作物的最大挑戰。」
農民翁春暉:「都沒有下雨,產量很差,今年產量特別不好。」
中南部一代的農民,今年玉米種愈多虧愈多,義竹鄉去年種下的硬質玉米,普遍長不高,枯死率也偏高,減產約五成,久旱不雨影響生長。
嘉義縣義竹鄉中平社區理事長謝勝麒:「其實硬質玉米它雖然比較抗旱的作物,但是基本上它生理上需要水分的時候,它還是需要一個水分,有一個程度的水分,你如果水分不足的話,它整個收成,它整個玉米粒的飽滿度也是會有一個落差。正常的是這樣子,那今年採收情況大概是像這樣子,我們剛剛有去算過它的玉米粒,它這邊是16排,這邊就多出來有18排,它整個兩支的比較就會有一個落差。」
早在2016年,政府推動「大糧倉計畫」,鼓勵農民轉作雜糧,硬質玉米的種植面積也逐年提升,從2012年5000公頃,到去年成長至1.9萬公頃,但執行7年下來,國內的硬質玉米,一年的產量只有約10萬噸,但進口量一年高達400多萬噸,落差之大成效不彰。
嘉義縣義竹鄉中平社區理事長謝勝麒:「你種植面積大,你相對的正常是產能要增加才對,那為什麼面積增加,它的產能沒有增加,其實基本上我們回歸它的田間管理,你把田間管理做好,你的產能就會好,你的田間管理做得不好,你基本上你的產能就不會比,你的產能基本上就衝不出來。」
前台大農經系系主任兼所長徐世勳:「這個現象也像中國大陸也是一樣,就是它很多的雜糧、玉米等等,它不敢用國內的玉米,它希望用國外的,因為國內的玉米品質差。相對於國外的進口的黃小玉,我們的競爭力肯定是比較弱的。」
台灣黃小玉自給率,近年來都只有3%,缺蛋危機其中一項關鍵因素,就是飼料高度仰賴國外進口。但國際黃小玉價格大漲,蛋雞飼養成本增加,一場缺蛋風暴,燒出台灣的餐桌危機。
前台大農經系系主任兼所長徐世勳:「國際的黃小玉價格都漲,那當然是有利基,我們來增加我們的國內的黃小玉的生產,但是國內生產黃小玉,它本身的成本,而且我們都是小農,都是老農,還有就品質沒辦法掌控,你說是這樣的一個生產出來的黃豆,飼料廠它敢不敢用,那個也是個問題。」
農糧署糧食儲運組副組長張金榮:「我國一向非常的重視糧食安全,那雜糧的部分,配合氣候及土壤條件,調整糧食生產區域及面積,並促進休耕農地活化,維持適當的耕地,確保受氣候因素影響時,能隨時恢復生產。」
南部枯水期持續,旱象比前年的百年大旱還要嚴重,嘉南平原大部分一期稻作全面休耕,春茶更面臨歉收危機,當農業經營越來越困難,台灣糧食安全該如何解,政府應盡快思考對策,才能抗衡大自然所帶來的災害威脅。
◤Blueseeds永續生活◢
更新時間:2023/04/04 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