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工業總會(工總)今天公布「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提出台灣當前必須特別留意「產業失衡」、「能源挑戰」、「人口危機」、「通貨膨脹與供應鏈變化」、「兩岸關係與地緣政治風險」等五大風險的發展走向。聚焦兩岸關係方面,工總理事長苗豐強指出,大陸海關總署最新統計,去年台灣對大陸(不含香港)出口總額近2500億美元,貿易順差達1700億美元,呼籲重啟兩岸對話,「工總一直把政治撇開,用對國家最好的做法,一定要保持跟對岸良好的溝通平台」,並呼籲在放寬境外人士入台限制時,陸籍人士與其他外籍人應一視同仁,讓兩岸商務履約、跨國企業內部人員能正常調動,進而恢復兩岸正常商務活動。
今年是工業總會第15度發表白皮書,今年白皮書的主題是「轉骨」,從「產業發展」、「能源暨環境政策」、「賦稅暨金融政策」、「勞資關係暨人力資源」、「國際經貿」、「兩岸政策」、「智慧財產權」、「青年政策」等八個單元分別闡述針對國內外政經情勢變化,共提出了74個議題,208項政策建議,期望政府採納,營造良好的投資經營環境。
工總提醒,台灣當前必須特別留意「產業失衡」、「能源挑戰」、「人口危機」、「通貨膨脹與供應鏈變化」、「兩岸關係與地緣政治風險」等五大風險的發展走向。
聚焦兩岸關係,苗豐強說,應重啟兩岸對話,恢復民間互動交流,去年台灣對大陸(不含香港)出口總額近2500億美元,貿易順差達1700億美元,呼籲重啟兩岸對話,「工總一直把政治撇開,用對國家最好的做法,一定要保持跟對岸良好的溝通平台」。
工總秘書長陳益民說,經濟學人雜誌曾在去年將台灣列為「世界最危險的地方」(The most dangerous place on Earth),在確保我國主權完整的前提下,「能戰也要能和」,兩岸應重啟對話機制,恢復民間交流,減少對於情勢的誤判,才能使台灣在和平局勢下持續穩定發展,並促成區域的穩定和平。
工總指出,今年適逢兩岸香港會談三十周年之際,台灣政界對於共識議題爭論不休,朝野各黨對於兩岸關係,也試著找出新的論述,找尋兩岸對話基礎。對此,產業界不預設立場,樂觀其成,但希望國內各黨派能先尋求共識,並在既有的基礎與累積的資產上,恢復兩岸對話,化解因情勢誤判帶來的風險,進而在社會、文化、產業上進行交流,化解兩岸日益上升的敵意螺旋。產業界長久以來專注生產,不涉及政治事務,因為深信產業專注於經濟發展,帶來的效益有助於解決政治分歧。但在我國歷史上,1995年台海飛彈危機時,工商團體曾希望訪問大陸化解危機,最後因諸多因素未能成行。
工總舉例,鄰近的日本,藉由工商團體推動經貿外交的經驗可供我國參考,今年適逢日本和中國建交50週年,日本政府便決定委請日本最大工商團體「日本經濟團體連合會」(經團連)設立任務型的執行委員會,促進日中交流,期盼透過產業交流達到讓日中關係和緩、擴大雙方經貿交流,營造雙方友好關係與氛圍。這並非首次經團連出訪,在過往日中重要歷史場合,經團連皆成立促進日中交流執委會,從經濟與產業層面著手,和緩日中關係。在兩岸關係如此嚴峻之時,從產業層面交流將有助於營造友善氣氛,或許可以做為破冰的起手式。
工總表示,目前兩岸並非沒有溝通話題與合作空間,應以「民間先行、政府支持」方式,從產業與民生等議題進行交流與對話。因疫情關係,目前兩岸僅剩北京、上海、廈門、成都四個兩岸直航航點,建議政府應儘速與大陸展開協商,就後疫情階段兩岸交通如何恢復便利進行協商;同時,「在放寬境外人士入台限制時,陸籍人士與其他外籍人應一視同仁,讓兩岸商務履約、跨國企業內部人員能正常調動,進而恢復兩岸正常商務活動」。
而近兩年多來兩岸因受疫情影響無法正常交流,工總建議政府,應以「務實態度」,在不違背既有兩岸協議架構的原則下,委託甚或授權具公信力、且陸方接受的民間組織,例如農產品檢驗檢疫、食品進口大陸新制、大陸台商投資爭端等議題,與陸方有關單位進行溝通與協商,以因應兩岸亟待解決的經貿事務,並協助企業排解與大陸間的投資貿易障礙。
工總稱,儘管在地緣政治風險下,世界一分為二,但中、美兩國對於台灣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仍無可取代。從過去數年來各項統計數據,以及本會的調查都顯示,與美中兩國保持等距交往,對於產業乃至於國家安全,可能是最穩健的戰略選擇,也是當今的多數民意。重啟兩岸對話,將有助於化解日益上升的敵意螺旋,有其必要性與迫切性。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