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大師李萬財致力研發手工藝術傢俱,在市場大量生產的商業潮流下,他的生存相當辛苦;即便七十多歲了,李萬財還堅持手作細工的價值。
民國33年出生的李萬財,1994年獲得台灣工藝設計競賽首獎,2002年作品被英國V&R博物館永久典藏,年逾七旬的李萬財並未因此大發利市,他仍堅守寸木寸心的執著細膩,木工六大工法不可偏廢,第一道工法刨木。
現在要鑿洞,(要鑿幾個),鑿這4個洞,四面都斜面難度比較高,(做好是像這把椅子啊),對這有斜度,斜度所以這要90度,這有做榫頭的就這樣會很堅固。
記者VS.工藝家李萬財:「這椅背老師你有師法古代的什麼圖案嗎?是怎麼來的,一張椅子要用,要用就要符合人體工學。」
遺憾的是李萬財滿懷一身功夫,工藝卻無法完全複製出接班人。
記者VS.工藝家李萬財:「你的東西拿出去跟市場上大量生產的,一放在一個平台上沒有辦法賣,你會被淘汰吼嗯沒辦法賣。」
《高背椅》高得驚人,扶手的曲度和椅背反差大。
工藝家李萬財:「如果椅背降下高度感覺不同了,就和『矩』(方)的精神脫節了。」
泡茶圍坐的《茶席圈椅》,扶手彎度人體力學,底座細節處理得精美.至於更大尺寸的《禪椅》,即便任人耍廢都綽綽有餘了。
工藝家李萬財:「隨意你聽音樂看電視,你哪個角度舒服你就坐哪個角度,(木作)有四大理念,形式美材質美工藝美還有結構美。」
藝文空間與李萬財的木作,最是相得益彰,泡茶聊天最是愜意。
藝文空間主人廖孟娟:「他(李萬財)挺辛苦的,很寂寞很孤寂的一人在工作室裡,一直做這麼棒這麼美的藝術作品,可是欣賞到跟收藏的人,或看到他們作品的人真的很少。」
李萬財兒子李鑑洲:「他的東西他都要做到極致,比如工法設計美學,或很多細節都要到位。」
記者VS.工藝家李萬財:「台灣有人做藝術家具嗎除你以外,沒有只有我都沒落了,為什麼因為都是商業考量,商業考量你就完蛋了,老師你有接班人嗎?要看看以後有沒有機會,蛤還沒有人家裡的小孩呢.家裡的小孩力量還不夠啦!」
木作大多是結合生活功能,在家具市場上嶄露頭角,范楊武以非洲柚木製作的大桌,桌緣波浪紋路粗獷。
木工職人范楊武:「這個榫我們稱作金球椎,金球椎的用意就是把螺絲和桌面聯結,上面四層是闊葉樹,以下(四)層是針葉樹。」
凃展榕的傢俱,圓觸感十分滑順,異材質的組合拚貼更不畏挑戰。
木工職人凃展榕:「為什麼要用義大利的薄磚,薄磚的特點是因為它是高溫燒結成,所以它表面的耐刮程度,防水系數都會來得比較好。」
朱玲這張長桌以海洋為地,大船立於海中。
木工職人朱玲:「它是像一個船型簡單的船型,再加上它的腳,它其實是船的龍骨結構,所以這個就是海嘍。」
木工世界巧雕萬變,工藝也賦予木料形式美,雋永的質感如美酒越陳越香,散發使用過的手感溫潤和歲月的亮彩。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20/09/11 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