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原本力推自付差額醫材上限值,引發醫界的反對聲浪,連總統蔡英文都出手緩頰,在這個議題上,民間團體認為這可以避免醫療產品漫天喊價,而醫界認為這恐怕重蹈覆轍,就像藥品一樣,廠商陸續退出台灣,對病患不是好事,現在政策也緊急喊卡。
行政院長蘇貞昌:「一個政策推出應該要讓整個團隊知道,並且也要準備好相關譬如QA懶人包等等,這樣才一個政策不會出於誤會,或者是思慮不夠周到。」
蘇貞昌的弦外之音,被外界質疑是趁機踹了陳時中一腳,這次引起軒然大波的是,健保署宣布要訂出,8大類352項醫材的健保給付和自付差額上限,原本想要8月上路,消息一出,醫界群起反彈。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過去)藥價的這個調查那藥價的下降,導致某些可能的藥物,原廠的藥物就退出台灣,所以在這個情況下就是說,醫界已經從過去的經驗去看到是說,如果說一旦這個特(醫)材這個所謂的,差額的上限如果訂了以後,他以後是不是還會再去擴及別的全自費的品項,我們如果寄望透過就是說一刀的,一刀切下去,就能夠把上限天花板訂出來,去解決很多因為使用這個特(醫)材,醫院層級可能不一樣,使用的數量不一樣,所以使用的數量不一樣,採購的成本也不會一樣。」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認為,一刀砍下去的齊頭式天花板,不夠合理,舉例來說原本設定的特殊人工水晶體,多焦點、二焦點的,核定上限天花板就是56811,減掉健保支付的2744,收取的差額上限就是54067,而以新光醫院進的六款人工水晶體來看,就有兩個品項的進價,超過6萬元,這不足之處,除非廠商降價,要不然就可能乾脆不引進台灣了。
醫勞盟代表醫師劉文勝:「健保署的溝通方式,在四年前也是一樣,他推行所謂的論病計酬的給付,就是同一種病同一種賠付,其實也是省卻實支實付險的保險公司,可是相對來講,反而會造成的害處是,年紀大、多重疾病的患者,變成大家視為賠錢貨,變成醫院之間踢來踢去的人球,當你把這些高價的醫材,你設了上限天花板把他(廠商)趕走的話,最後的結果一樣,最後普羅大眾所面對的是,更少的廠商,更低價的藥材,甚至你的藥材價格越低,你的利潤越豐厚的,逆向淘汰鏈的劣幣驅逐良幣,所以最後是全民受害。」
就怕醫材跟藥品一樣,淪為原廠藥不願意進來台灣,而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認為,自付差額訂出上限,才能避免醫療產品漫天喊價。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大醫院(間)也有價差,甚至同一個產品,不同的醫院之間,可以從幾倍到幾十倍,價差這麼大,所以非常少的民眾,會因為不同醫院之間的價差很大,而選擇換醫院或換醫師,(差額上限)分組分類,大家覺得不夠細緻,我們覺得當然要聽從醫界的臨床經驗,健保署要拿出科學證據來說我怎麼分類,那根據市場的價格,我們再去做上限價。」
滕西華認為上限價,可以每年來檢討,並非就此固定不動,而醫勞盟認為,這次政策執行太過粗糙。
醫勞盟代表醫師劉文勝:「你(政府)用挑動醫病不信任(來訴求),在現在我們還在武漢肺炎,還在抗疫的這個階段,其實就完全抹煞我們之前,所有各個醫療人員所付出的努力,跟在病患經營所信賴的這個形象。」
整個政策決策過程,號稱進行一年半,但很多醫界都不知道,目前暫緩,踩了煞車,這場醫材風暴,甚至被稱為左派和右派的立場之爭,只怕還需要更多細膩溝通。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20/06/16 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