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選戰升溫,電價調整,是不是也攸關選情呢?其實國內電價,已經連續兩次凍漲,10月電價漲不漲,經濟部預計9月中旬開會決議,但現在看來,電價持續「凍漲」可能性高,但學者提醒,電價一昧凍漲,未必是好事,電價應該回歸市場機制,不該成為選舉支票。
小朋友:「好涼快的風喔。」
小朋友在客廳玩耍,除了得開電風扇,冷氣空調當然也少不了,但收到電費帳單,也讓小家庭荷包很有感。
家長劉小姐:「這次3千多也太貴了吧,一個夏天就變3千3,在家的時間就至少就10小時了啊,對有小孩的家庭來講,沒有冷氣你叫小孩怎麼睡覺。」
記者黃琲茹:「夏天這麼熱,這個開冷氣的嗶嗶聲,應該是不少人回到家,最想聽到的聲音了吧,不過觀眾朋友也知道,每年到了6到9月,就是夏季電價實施的月分了,我們簡單估算一下,其實一般家庭到了夏季,用電量會比往常,高出40%左右,也就是說,你收到的帳單會比往常大約多440元,台電希望透過以價制量,提醒大家要節約用電,但問題是,我們的電價真的合理嗎。」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理事長李大中:「其實電價在台灣來說,從來不是單純的這個,能源或是民生議題,因為它跟政治有關,尤其是不管任何政黨執政,到了選舉之前,基本上對於電價是否調漲,或是否有一個調整的空間,都非常謹慎小心,因為深怕得罪了大部分的老百姓,不應該成為任何政黨,討好選民的工具。」
其實國內電價從去年4月調漲後,已經連續二次凍漲,目前維持,每度平均2.6253元,去年9月,經濟部考量當時豪雨成災,擔心電價調漲,帶動物價上漲,因此去年10月決議,電價不調整,而今年4月電價凍漲,則是因為,原油及煤炭價格長期趨勢走跌,但台電上半年,累積虧損達297億元,已經是上半年度,唯一虧損的國營事業,儘管夏季電價挹注下,下半年累計虧損有望縮小,但電價若真的連三凍漲,是否會影響市場機制?
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溫麗琪:「公共政策,我們非常講究的地方是在於,公平跟效率,所以如果講公平的話,當然用電大戶需要限電節電,那用電的小戶,也可以有限電節電的一個方式。」
台電人員:「電力分析儀,那我們會量測它的電壓,電流的功率數。」
節電除了以價制量,台電在北、中、南,也設置「節能診斷中心」,利用能源量測儀器,檢測設備用電效率,初期鎖定高壓用戶,例如工廠、學校,提供免費用電診斷,協助節電,搭配節電誘因,協助設備汰舊換新。
台電台北西區營業處節能服務課長楊佳憬:「現階段的目標,就訂在冰水主機和空壓機,我們這樣子比較容易達到大眾化,更換後所省下的電,和他現在既有的電,來去做百分比,那這個節電效益,這個案子(賣場)就少40%,它可以省下25萬度的電力,那大概就是70萬元,70萬元的電費,可以省下70萬元的電費,投資的效益的話,大概2到3年就可以回收。」
不管是幫用電大戶節電,或讓電價回歸市場機制,攸關民生的電價,都不該淪為「政策買票」的工具,怎麼讓節能省電,落實到你我生活,「使用者付費」的能源教育,還有進步空間。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
更新時間:2019/09/02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