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成功舉辦G20領袖峰會,在國際舞台大出風頭。在美中角力越來越明顯的時機點之下,印度成為各方勢力拉攏的對象。儘管印度仍然抱持不結盟政策,但為了力拚經濟,很顯然跟以往獨善其身的作法已經大不相同。
一場G20印度總理左右逢源,看到這個南亞國家準備成為地緣政治當中,競相拉攏的勢力。
新加坡國立大學南亞研究所學者 納齊潘:「印度處於地緣政治有利地位,世界各國都在爭相拉攏印度,這將使印度與西方,尤其是與歐美日益增長的合作關係發生衝突,因為這些關係需要印度提供的是不同的東西。」
身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GDP達到30兆美元,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已經成為最不容忽視的國家之一,專家同樣看好印度的發展。
德拉薩爾大學地緣政治分析師 吉爾:「問題不是印度是否會崛起成為大國,根據當前的統計數據印度確實會成為大國,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已。」
但其實印度從50年代宣布獨立開始,外交政策就採取不結盟路線,在冷戰時期還發起不結盟運動,同時也維繫跟當時蘇聯的關係。
新加坡國立大學南亞研究所學者 納齊潘:「在冷戰期間,蘇聯是印度最堅定的合作夥伴之一,這是在印度與西方,特別與美國,關係不太密切的時期,蘇聯在政治上支持印度,提供物質支援,提供不同類型的安全支援,包括俄羅斯的武器和彈藥提供支持,印度軍隊70%的軍事資源和武器來自俄羅斯。」
根據統計去年印度跟俄羅斯的雙邊貿易額,大約是450億美元創下達新高。但美國在去年擠下中國大陸,以高達1910億美元,成為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也成為撼動印度外交立場的最大籌碼。
新加坡國立大學南亞研究所學者 納齊潘:「美印關係是未來式的關係,而印俄經濟關係則是過去式的關係,因此,美國一直在努力擴大和加深,與印度的經濟和貿易關係,讓印度了解 在種種問題和衝突上,支持俄羅斯並不符合長期利益。」
貿易上印度試圖創造多元化的利益,在政治上也沒有選邊站,不但是中國大陸發起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也參與由美國主導的四方安全對話,更是金磚國家集團最原始的成員,還扮演起平衡東西方勢力的角色。
新加坡國立大學南亞研究所學者 納齊潘:「中國大陸希望將金磚國家轉變為反西方聯盟,中國大陸希望中東、非洲,和拉丁美洲等者要成員國獲得更多支持,以對抗美國的全球利益,然而印度不希望金磚國家轉變成反西方聯盟,因此通過參與並支持這個機制的擴大,在內部阻止金磚國家對抗西方,確保未來幾年內不會與西方產生過多對立。」
專家表示,政治外交走向跟以往的不結盟相比,已經有很大的轉變。但在經濟貿易上,印度就顯得格外小心翼翼。只有和包括日本、南韓、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少數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先前還退出由中國大陸主導的RCEP。
德拉薩爾大學地緣政治分析師 吉爾:「我們正研究印度參與印太經濟框架的可能性,這被視為多邊性經濟發展的重大變革,希望能夠將供應鏈轉移出中國大陸,減少發展中國家對中國大陸的依賴。」
長期觀察南亞政治情勢的專家表示,印度態度已經有明顯轉變,因為與中國大陸在邊界的紛爭,還有經濟市場的角力,已經與以往大不相同。
新加坡國立大學南亞研究所學者 納齊潘:「在過去的10到20年中,印度的不結盟政策逐漸轉變為多方結盟政策,印度願意與各種不同的團體,聯盟結盟,以及與印度關係不好的國家,建立雙邊夥伴關係,只要這有助於國家的利益,這個利益就是經濟轉型。」
立志要搶下世界工廠的寶座,作為南方國家的領導者,印度在經濟與政治上選邊站的立場比以往更明顯。但與加拿大因為錫克教領袖遭到謀殺引發的僵局,讓西方國家陷入尷尬立場,掀起的外交風暴暗潮湧動,恐怕讓複雜的地緣政治又更添變數。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23/10/09 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