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19
  • Apr
  • 2017

拿人家傘、愛插隊 「道德感差」有錯嗎?

作者 臉譜出版

2017/04/19 14:33
▲示意圖/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你正要走出餐廳時,下起了一場暴雨。你沒有時間等這場雨過去,而且你沒有雨傘。運氣真好(當然是指你的),有些比較注意天氣的客人帶了傘,放在入口處的傘筒裡。

你左右打量了一下,沒人在看。

 

你拿了一把傘,若無其事地走出去,神不知鬼不覺,彷彿戴上了蓋吉斯的戒指,轉一下人就能隱形。

你多少也意識到自己造成某個陌生人的損失,他對你可是什麼也沒做。不過你沒有真的放在心上。

顯然是那理由不足以阻止你把雨傘拿走。

你就是那種沒有道德感的人,讓哲學家(還有非哲學家)從開始思考道德的問題以來一直覺得很煩。

他們硬是要找到讓人無法辯駁的論據,讓沒有道德感的人從漠不關心的狀態走出去。在眼前這個特定的例子裡,就是教他不要在暴風雨的夜晚,偷走陌生人的傘。

「為什麼要有道德?」這個問題他們一直想要回答,而且還要做出決定性的回答。

  • 什麼是道德理由,也有好幾種說法。

主要的兩個理由分屬義務論與後果論。前者提出的理由是,有些事永遠也不能做,像是說謊、殺人或虐待,就算能為自己或社會帶來好處也不可以。後者提出的理由是,推動程度最大的利益,更明確地說,要把好處增到最大、壞處減到最小。

後果論的角度可能會讓我們覺得,在道德上可以讓一個人喪命以拯救一萬個人,或是折磨一個兒童來拯救十萬個人。不過,即使可以拯救一萬個人,我們也有可能完全不打算親自動手殺掉某個人,或是折磨某個兒童來救出十萬個人,都不行。

這不是出於懦弱,或是不了解什麼叫做道德上的要求。而是因為道德義務論的理由,與道德後果論的理由,在我們心中產生了衝突。

不管屬於義務論還是後果論,這些「純屬」道德的理由製造出一個特殊的難題。

 

我們很容易就能理解,為什麼出自個人謹慎、畏懼上帝或社會輿論的理由,能約束我們不去實行某些行動(偷竊、羞辱他人、讓人白白受苦),或能正面激勵我們執行其他某些行動(幫助他人、為大眾謀福利)。

可是想知道為什麼大家對道德的理由很敏感,就比較難了。無視道德理由的人,僅僅服從個人生活的經驗法則與國家法律,並且會在為了自己方便的時候違反一下規定,還很確定自己絕對不會被發現,就像那個借雨傘的人。像這樣的人,能對他說些什麼?

哲學家與非哲學家不斷提起兩個論點。

「要是大家都這麼做呢?」

「你希望別人也這樣對你嗎?」

它們代表什麼意思?它們具有決定性嗎?

●要是大家都這麼做呢?

大家時常把這個論點和康德「不自相矛盾的普遍性」準則混為一談,但其實必須把它們區別開來。

康德的想法是,如果我們把某些個人的行動規則表現成偉大的道德原則,在所有的情況中都適用於所有人,這些規則也許會變得荒謬或自相矛盾。

就像我們可能偶爾動這個念頭(當然它不是常常出現):「我不想遵守諾言,因為照著去做實在太不方便了。」

把它轉變成普遍的原則就是:「做出承諾的人,只有在他方便的時候才必須遵守諾言。」

 

問題並不是如果每個人各自遵循這個原則,這世界就會一團亂。而是這個原則既荒謬又不理性,因為它自相矛盾。做出沒有意願遵守的承諾,該承諾就失去了承諾的專有性質,變成不是承諾的承諾。

康德為測試普遍性提出了評估原則的標準,那就是衡量該原則的概念一致性。

 回頭來看,「要是大家都這麼做?」的論點,要求我們想像出實踐的後果。我們可以說它是某種思想實驗,某種「假想的普遍化」

乍看之下,它特別像是製造陳腔濫調的機器,命題是真的,但沒什麼意思:「要是大家同時到社區的游泳池,就沒有地方可以下水了。」

還有這個,也很無趣:「要是大家同時上街,就沒辦法往前走了。」 不過,「要是大家都這麼做?」這個假想的普遍化結果,也可以具有饒富興味的解釋作用。

無論如何,有兩種情況必須加以區別。那就是「普遍化」涉及道德中立的行動,還是遭評定為道德上有缺陷的行動?

●道德中立的行動

提出「要是大家都這麼做?」的問題,是要讓我們認識到,有些行動本身不是壞事,也不是沒有理性,但如果很多人在某些相互依存的狀況下,同時做了這些行動,就會變成沒有理性的壞事。

我們可以想到把全部存款從銀行提出來的行動(如果有存款的話),行動本身不是壞事,也不會沒有理性,但如果大家同時這麼做,結果可能非常糟糕。

我們還可以想到擠滿人的舞廳裡發生火災,出口只有一個。為了逃生急忙衝向出口,既不是壞事也不是沒有理性,但如果所有人同時這麼做,沒有想到其他人的話,結果可能是場災難。

●道德上有缺陷的行動

只不過,在那些讓我們操心不已的情況中,「要是大家都這麼做?」的問題,並不涉及道德中立的行動,比如把存款從銀行裡拿出來。

 

該問題所指的行動,每一個乍看之下都有道德缺陷,像是在風雨交加的夜晚拿走陌生人的雨傘、插隊,或者,到某家聚會是唯一一個空手去又把別人帶去的東西大吃特吃的人。

這個問題的用處是什麼?

義務論者會說,什麼用也沒有。在他們看來,「要是大家都這麼做?」只可能和社會性有關:我們可以問,如果這種行為很常見的話,那麼對它的容忍度會更強還是更弱。不過這樣的問題和道德一點關係也沒有。當它涉及的罪行公認重大時,我們更能看到這個問題的空洞。要懲罰殘忍的謀殺犯時,沒有人會問「要是大家都這麼殘忍謀殺怎麼辦?」之類的問題。

當然,插隊或吃白食不是那麼嚴重的罪行,但絕不是正當的行為。義務論者會認為,只要知道這麼做不正當就夠了,不必再加上「要是大家都這麼做呢?」,這種問題完全多餘。

儘管如此,萬一我們的目的是要找出論點讓沒有道德感的人改變行動,那麼使用義務論者的道德理由,像是「你不該這麼做,因為這樣是錯的!」,其實一點用也沒有,因為主角正是對這類型的理由毫無感覺。必須跟他講講別的道理:「要是大家都這麼做怎麼辦?」,不過這樣說有沒有用。

乍聽之下,這種話對沒有道德感的人而言,一點影響也沒有。「要是大家都這麼做?」指的不是「如果你插隊、如果你吃白食、如果你在雨夜中偷別人的傘,害的是你自己」。當然,如果有人這樣說,實在滿可笑的,因為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如果要當作論點,「要是大家都這麼做?」倒是和後果有點關係。求助於這個論點的目的,似乎是讓插隊的人、吃白食的人或雨夜中「借」傘的人能理解,他們什麼也不做,只是活得像是道德體系中的「寄生蟲」。

要是再也沒人遵守排隊規則、再也沒人帶東西參加聚會、再也沒人把傘放在傘筒裡,這個沒有道德感的人就不可能再插隊、揩油、雨夜中拿走陌生人的傘。他靠的就是多數人都遵守道德規則,才能享受不遵守規則帶來的好處。

然而,沒有道德感的人,不見得會因為被指控是個寄生蟲而嚇到。他完全有理由不在乎這種道德主義的評價。

要讓沒有道德感的人心生疑慮,那麼「你希望別人也這樣對你嗎?」,會不會是更有效的論點呢?

●「你希望別人也這樣對你嗎?」

這個論點必須和同判報復區別開來,後者秉持報復的原則,准許我們:「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你希望別人也這樣對你嗎?」是辯論型態的問句。當你對某人造成傷害,例如打掉他一顆牙時,大家有此一問,期待的答案是「不」。可是這個回答完全沒有說出你應該承受的處罰(甚至沒有提到你應該接受處罰)。更沒有讓那個被你打掉牙齒的人,也打掉你一顆牙。

 「你希望別人也這樣對你嗎?」似乎更接近著名的黃金律,而不是同判報復。黃金律寫道:「不想要別人怎麼對你,就不要那樣對別人」,或是「想要別人怎麼對你,就先那樣對別人」。這就不是報復的原則,而是善心的展現。

然而,黃金律跟同判報復一樣,屬於具有特定內容的相互作用,明確指出什麼是該做的:對待他人要用我們希望他人對待我們的方式,以及不要對他人做出我們不希望他人對我們做的事。

然而,如果大家盲目地跟著教條走,可是會導致一些荒謬的結論。受虐狂說不定就可以虐待別人(想要別人怎麼對你,就先那樣對別人)。不希望自己的盲腸被切除的醫生,也不該切除病人的盲腸(不想要別人怎麼對你,就不要那樣對別人)。至於「你希望別人也這樣對你嗎?」,就沒有明確的內容,它只是要測試我們的態度有沒有偏私。

怎樣才能把它用在拿走別人雨傘的情形?

我們的前提是:你不喜歡別人在暴風雨的夜晚拿走你的雨傘(否則這個論點就失去作用了)。

如果你是公正的人,絕不會認為:要是別人拿走我的傘,它就屬於道德事件,但如果拿走的傘不是我的而是其他不管誰的傘,那就不是道德事件。

當然,如果別人拿走的是你的傘而不是另一把傘,極可能對你造成心理上的差異。可是如果你以毫不偏頗的角度看事情,對你來說,它不會有任何道德上的差異。

秉持這個不偏袒任一方的角度,至少你有了一個理由,不會在雨夜拿走某個陌生人的傘。也正是這個同樣的理由,必須用來阻止別人拿走你的傘。

●別再管沒有道德感的人了!

如果沒有道德感的問題,不是出在他缺少道德理由去做某些事,而是缺少個人動機去照著做,那麼再怎麼教訓他也毫無益處。

重複那些他已經知道的事有用嗎?

要讓他離開道德惰性,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加強他的個人動機,以便按照道德規則行事,意思是指不要去向他重複行動的道理,而是找出能讓人行動的原因,不論是生理的、心理的或是社會的。

所以要改變沒有道德感的人,最好還是讓他接受道德制約程序,也許不必像伯吉斯(Anthony Burgess)的《發條橘子》那麼激進,但這種方式不見得有什麼道德價值。

如果不進行這類改造計畫,而是乾脆不要管這些沒有道德感的人,會不會比較好?

知道這世界上一定有這樣的人,並且與他們和平共處,會不會比較好(當然我們還是要提防這些人)?

(作者/胡文‧歐江:國當代哲學家,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研究主任,主要關注道德哲學和社會科學哲學。)

>>本文出自《道德可以建立嗎?:在麵包香裡學哲學,法國最受歡迎的19堂道德實驗哲學練習課》一書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更新時間:2017/04/19 15:54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臉譜出版

臉譜出版有著多種樣貌—商業。文學。人文。科普。藝術。生活。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他要的書,每本書都能找到讀它的人,讀書可以僅是一種樂趣,甚或一個最尋常的生活習慣。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