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陳鑒餘震海龍蛙兵電腦系統3餐余天余天女婿台籍女失蹤澳洲呂侑珉亂倫
  • 搜尋:

    發現台灣味 結果共147筆

  • 【發現台灣味】重返故里 釀醋詩人賴鴻文

    一個在日月潭附近,魚池鄉長大的孩子,後來他到都市生活,繞了一圈之後,又重新回到家鄉,他成為一個釀醋人,不過他是一個默默耕耘,有想法的新農民,接下來我們帶您看他的故事。 溪底遙學習農園,疏果下來的綠柳丁沒有農藥可以泡醋。釀醋詩人賴鴻文:「喔,你要不要聞聞看?」 就像柳丁與醋交融,互相激發香氣,因為對農業有相同理念,溪底遙帶我們認識了賴鴻文。 用新米煮出來的飯,暖香和著風,一陣陣撲來,一鍋接一鍋的煮著,對賴鴻文來說,釀造的季節開始了。賴鴻文:「煮飯、上麴、進水缸、發酵、攪拌、後製、泡水果啦,泡什麼的。」 這就是手工古法釀醋。賴鴻文:「麴要均勻,而且麴要好麴,這比較沒特別,這會煮酒的都會。」 說是「不稀奇」、「會」與「好」之間,還是有很多學問的。賴鴻文:「米就是用有機的糙米,為了某一個原則去做的時候,會遇到各式各樣的,比較難的,當然不是絕對的難,還是可以克服的。」 突然冒出一句處世哲學,我們當時問的是,用糙米,還講究是有機的會不會比較耗工,比較花錢呢?賴鴻文:「用有機種法,他是比較辛苦的,但是比較辛苦的產出,我們跟他保證的消耗,跟他保証收購之後,他就不用擔心他的通路,我們每年如果都這樣消耗,農民的面積就越種越寬闊,越寬廣,土地就越受到保障。」 一罈好醋的生成,原來包含了對農民對這塊土地的體貼,不過,等一下,一定會釀出好醋出來嗎?賴鴻文:「這就是酒釀。」 從加麴米飯到這個階段,已經3天時間。賴鴻文:「都糊了,你看,一般做酒釀都是用糯米,糯米的養分沒這個高,底下都是湯水,你看,這直接這樣吃,酒味很濃吧。」 之所以這麼問,不是好酒,而是經過發酵的米飯,甜香實在誘人。賴鴻文:「這個階段就是把它糖化的意思,澱粉是多醣,把它變單糖、葡萄糖,葡萄糖就可以變成酒精,喔你看這個正在開始在在冒泡有沒有,酒釀加水就會冒泡,在變成酒精,那是二氧化碳。」
    2006/11/26 22:38
  • 【發現台灣味】白布帆軟枝楊桃 李昂屈服的好味道

    每年10月下旬以後,白布帆果農陳振和陳兆謙父子,天天起早進果園,楊桃可以採收了。 楊桃果農陳振和:「這個透明的,就可以採了,這種楊桃最好吃,就是這個時候,一直到元旦那時候,最好吃。」 因為採取有機耕作,要拆開一個一個防蟲子叮咬的紙袋以後,才能看到滿園星星的風光。陳振和:「很久沒有噴農藥,所以甚麼蟲都出來了。」記者:「手又拿一隻蟲,你們不怕嗎?」陳振和:「不會啦,哇,這蟲挺有活力的,又爬起來了。」 蟲子趕著來大快朵頤的果子卻是一片碧綠,跟我們印象中楊桃成熟,金黃透紅的顏色,很不一樣。陳振和:「一般就看顏色,這個那麼漂亮,那麼紅,我要買這個,其實吃起來10個人有8個,要吃這個以前的軟枝的。」 紅的,是現在市面上常見的馬來西亞種,相對的,這就是今天的主角台灣原生種,軟枝楊桃。陳兆謙:「它的特點就是肉厚,然後汁多,又甜,這個汁啊,都會像水龍頭一樣。」 陳兆謙說,這可是台灣最本土的楊桃味道,加上陳家父子多年經驗,這棵樹,那棵樹的嫁接,白布帆軟枝楊桃的柔細多汁,又比它的祖先們更上一層樓。陳兆謙:「這是新鮮又好吃,這邊哪,吃楊桃一定要從頭吃到尾,然後越吃越甜。」 本以為是還沒成熟的楊桃,不用抹鹽,不用醃成蜜餞,不用加工成,甜甜鹹鹹的楊桃汁,就有這樣讓人一口接一口,意猶未盡的魅力,這種現採現吃的楊桃「驚艷」吸引了幾位美食作家,每年固定來報到。作家李昂:「哎喲,那個好大,這個就熟了,這粒比較好開啦,喔,很漂亮啊。」 陳兆謙:「整個果粒來講,今年品質算是不錯的,它整個色澤相當均勻,而且我們楊桃絕對有綠邊!」李昂:「我要買的可不可以自己摘?」陳兆謙:「可以啊。」 徐仲是其中對本土食材特有研究的一位。作家徐仲:「在這邊是算一個啞口嘛,海風進來以後,剛好到這邊啞口回流,正好滾回來第一個站,就是在我們這邊。」 這聊到的是軟枝楊桃,特別就在白布帆種得好,還因為這裡有自然環境上的獨特因素,其實並不適合種楊桃的地方,客家鄉親們卻就是把劣勢化為優勢,在這一邊大安溪一邊中央山脈的狹長地帶,種出甘美果實。 陳兆謙:「因為它是一個距離北回歸線最近的一個地方,基本上楊桃它比較適合南部這種水果,如果你越接近北方來講,它的日夜溫差越大,它生長期會越慢,我一直覺得說,當東西越慢成長,慢慢的,它有那種生命力,這樣講比較抽象,其實就是它甜度的累積。」 徐仲:「我個人會比較喜歡這種有點脆感,比較清新,咬下去就好像水就,啵啊,流出來了,那種感覺就實在是,身為一個台灣人,好幸福。」
    2006/11/19 23:01
  • 【發現台灣味】老店傳承四代 桂圓蛋糕第一家

    記者:「你是彰化這裡當地人嗎?」顧客:「不是。」記者:「你從哪裡來?」顧客:「台中。」記者:「專程跑來買嗎?」顧客:「應該也算啦,因為也剛好要去客戶那裡。」記者:「不是第一次買?」顧客:「這是經常在買的啊。」記者:「每次來都會買?」顧客:「對,到彰化都會來買。」 傳承四代的老店裡,客人一個剛走,一個接著來。顧客:「開始是別人買,吃了不錯就常常來買,要是有要送人就會來買。」 顧客:「他們就放這邊給人吃,你也可以吃,吃吃看才知道好吃啊,拿去吃,你們哪一台?」記者:「TVBS。」顧客:「來,來給他們採訪一下,做得不錯。」記者:「謝謝,感謝。」 要「採訪」一下,柑仔店發展起來的小小店面,後頭別有洞天。老闆王世忠:「兩個兄弟要做到2、3點,每天,然後你早上起床的時候,一堆人在外面等你,鐵門一開人就進來,昨天做的東西都搶走。」 人客也太愛吃了吧!採訪那天,中秋節過沒多,王世忠說剛過一個高峰,不過廠裡滿滿的機器與人,一樣是得一早就啟動。王世忠:「我們的糖、蛋是這樣的,先把它一定的數量,就是一個桶的數量,然後把它放進攪拌缸裡面,就像現在在打蛋這樣子,打發之後,接下來就是像這樣,我們放進麵粉,放進桂圓乾,然後繼續攪拌,就是很單純,麵粉、砂糖、蛋,一些比較主要的,然後再加入桂圓乾,然後就送到這邊來了。」 大家動作流暢、環環相扣,此外沒有出奇之處,在饕客間頗有口碑的桂圓蛋糕,這樣就能做出來嗎?這一關 「充填」終於有點學問。王世忠:「我們一直在加桂圓乾的量,我們會怕客人講說,你們為甚麼會減少,事實上都沒有減少,因為機器在走,有時會漏失掉,我們經常再加桂圓乾進去,如果你不敢放桂圓乾,因為成本高嘛,那就可能說你的桂圓蛋糕會比較,對顧客來講說,這樣比較不好吃。」 最後加上去的核桃乾也是,幾雙眼睛盯著看,就怕料不足,這樣的畫面大概會喚起很多人在親朋長輩家,碗中飯菜被堆成小山的記憶,這是台灣人唯恐待客不夠豐厚的濃濃人情味,不過王世忠更大方到怎麼熬煮出桂圓的潤澤感也不藏私。
    2006/11/12 22:50
  • 【發現台灣味】堅持手工的古早味 用紅柿餅圓夢(下)

    說起來遺憾民國75、76年間,柿餅在乾燥機幫助下,大量產製,品質、價格卻一起下滑,當時不少果農,就把柿子樹砍倒,新埔自產的柿子不多了,就劉理鑑堅持把自家後山這200多棵石柿子樹,留了下來。 柿餅專家劉理鑑:「真的好吃的柿餅,是石柿子啦,它是甜度高嘛,又Q,但是它的缺點就是小顆。」 這裡的小柿子倒也幸運,能遇上達人,幫它濃縮出更加甘美滋味,劉理鑑再為我們展示,又一個柿餅秘訣,用炭火烘。柿餅專家劉理鑑:「皮剛削出來,我們不是把皮刮掉受傷了嗎?我們馬上再給它形成一個皮,就是保護膜。」 注意,只要烤出一層薄薄的膜。柿餅專家劉理鑑:「你烤太久,變成是說會把它的表皮烤死掉,它糖化作用會發生問題,就口感會變,炭烤的話就是說,它比較有那個木炭香,現在研發的乾燥機,是燒柴油的,偶而那個(味道)跑進去…。」記者:「味道不對?」 不過,不只燒甚麼燃料有關係,另一邊,劉理鑑又一間烘烤室。柿餅專家劉理鑑:「這邊的話就是比較密閉,這邊炭烤室比較密閉,溫度我們是把它堆積在裡面,因為到成品的時候,我們可以溫度再拉高,就是比較不會有不好吃的澀味,變成成品了,所以溫度拉高,可以殺菌。」 劉老闆會不會透露得太多了?柿餅專家劉理鑑:「很多業者,朋友他們就說,教我們做柿餅好嗎?我說可以啊,但是這個要經驗啦,你叫我怎麼教你,並不是說像烤麵包,我放進烤箱就OK了,它是要看你,因為每天的陽光跟溫度都不一樣,它柿子的糖化作用到哪邊,我們都是靠經驗啦。」
    2006/10/22 22:41
  • 【發現台灣味】堅持手工的古早味 用紅柿餅圓夢(上)

    最近是秋天,秋天本身就是令人,覺得很舒服很愉快的季節,而秋天所看到的不同景色,特別對於新竹縣的新埔來說,就是柿子紅了,而客家人開始,在這裡曬柿餅。 這個時候,陽光再加上剛剛好的東北季風,其實正好可以呈現出,柿餅恰到好處的味道,特別要呈現的,它不只是只有在這個地方而已,而且重點是它並不是所謂,一般大規模的機器烘焙,而是經過非常傳統的最古早的做法,也就是7天的日曬,再加上炭烘,呈現出真正屬於台灣秋天的滋味! 太陽高高掛著,群山環繞的院子裡,柿餅人家趕快上工,別辜負了這麼好的陽光,這麼好的風。柿餅專家劉理鑑:「東北季風,寒流的風,因為它9月來的,我們做柿餅的術語叫『九降風』。」 而農曆9月,柿子也漸漸紅熟這個叫做旱坑里的山,一下子,多出一顆顆小太陽,以前這裡可是以苦旱得名。柿餅專家劉理鑑:「我們到外面去,反正是有山,就有水,我們旱坑里,只有一個地方有泉水,冒出來而已,所以氣候方面來講,條件是比較乾燥,到傍晚就比較沒有霧氣,老人家就是聰明,就會在這邊落地生根,在這邊做柿餅。」 老人家化劣勢為優勢,子孫卻在一些事上很「頑固」,劉理鑑是這個以製作柿餅聞名的小鎮中,唯一一直遵循日曬古法,製作柿餅的人家。柿餅專家劉理鑑:「聽我阿公講,他以前就開始,有這種做柿餅的技術了,百來年上有了,我們過來台灣就是有做了。」 也是阿公跟劉理鑑說的,更早之前,其實是為了遷徙路上,好攜帶,才要把柿子變柿餅,沒想到柿餅成了養生佳品,營養學家研究,柿餅跟靈芝、人參一樣,含有有機鍺,本草綱目則記載,柿餅可治腸胃不足,解酒毒止口乾,續經脈氣,我們更在意的是,好吃嗎?
    2006/10/22 22:37
  • 【發現台灣味】老字號金山鴨肉店 繁榮地方經濟文化

    金山鴨肉老闆李聰明:「你們是帶走還是這邊吃?如果是這裡吃的話,裡面有人在切比較快,帶走就排這裡。」 金山萬里街漳聖王廟前面,這家鴨肉店天天上演這樣客人大排長龍的景象。鴨肉就是吸引客人上門的主要原因,就是這一道招牌菜「水煮鴨肉」,而秘訣在於,這鴨肉要「老的恰到好處」。
    2006/09/24 21:27
  • 【發現台灣味】三代幸福滋味 沙鹿肉圓仔

    老闆小兒子陳振親:「我們純粹用糯米,吃起來黏黏的感覺,咬下去有黏在牙齒上的感覺,黏的口感。」 到台中沙鹿沒有吃到肉圓仔等於白來,在地人講的就是這一家,從民國32年就賣到現在老店。早上7點鐘開始營業,這幾雙煮湯圓的手,沒有時間停下來,應付媒體採訪。老闆:「現在不是假日,假日的話,我們根本不能跟你說話,客人是排隊在等。」
    2006/09/03 21:31
  • 【發現台灣味】傳統家鄉味 新埔客家美食

    老闆娘:「這是我公公自創的,新埔來講可能只有我們家才有。」 車子開到新竹竹北的客家庄,一條街十幾家客家美食小店,我們注意到了這一家,早上十點半不到就有客人上門吃午餐,他們是老顧客,移居台北很多年了,可是每個月一定要來回家,而第一站就是來這裡回味家鄉味。
    2006/08/27 21:26
  • 【發現台灣味】傳統加創新 「半舊冰」甜蜜新滋味

    中午過後,隱身在小巷內的冰店,出現排隊人潮,但老闆說今天是下雨天,人比平常少了一半,我們仔細觀察吸引客人上門最主要的原因,原來是這裡的冰,都是「半舊」的。
    2006/08/20 21:05
  • 【發現台灣味】爭老牌? 守住傳統口味才重要

    開車到墾丁,潮州是必經熱門路線,天氣正熱,肚子正餓經過小小的圓環,招牌上的字眼頗令人振奮。
    2006/08/20 21:03
  • 【發現台灣味】堅持創新與傳統 紅龜糕「變裝」好滋味

    陳國樑老闆:「小朋友要不要吃啊?」小朋友:「我要菜脯絲,還有紅豆的。」 下午三點鐘左右,吃下午茶的時間到了,有一群客人固定上門報到。
    2006/08/06 21:24
  • 【發現台灣味】不停轉動的麵皮 百年老字號包子店

    客人:「我要11個。」老闆:「你包買幾個呀?」客人:「我買21個」 來這裡買包子,不買1個、2個,幾乎每一個客人,都買10個買以上,攤子前面,每天有專程來吃包子的客人,這幾位年輕人相約到新竹玩,第一站就先到肉包店報到。 肉包店顧客:「他的包子不像一般的包子,一樣鬆軟他很紮實,很像再吃饅頭,他的瘦肉滿彈牙的,雖然顏色很深,但是鹹淡適中,部會覺得很油,很鮮,有甘甜的感覺。」 熱呼呼的新鮮包子,從蒸爐推出來,包子外皮的甜味,還有肉餡的鮮味,撲鼻而來;撕開肉包,紮實的肉餡,和滷肉湯汁,配上香Q,滑嫩的外皮,也難怪店門口,總是這樣忙碌的景象,為了應付客人,門口一邊賣包子,裡頭的包子,也在趕工。 好吃的秘訣,除了堅持現作現賣,也堅持古法,最大秘密就是這個,被老闆稱為「老母」的老麵團。肉包店老闆蘇守雄:「因為這個老麵團很難照顧,太熱給他住冰箱,太冷要放火爐,所以很難照顧,所以叫他老母,老母,是我們的鎮店之寶。」 蘇守雄:「因為它是純天然的酵母菌,現在大部分都是化學的酵母,下去發酵,他馬上就可以做一個包子出來,可是那個包子口感沒有,老母麵團好,老麵團口感很Q。」 老麵團,是老師傅傳授的秘密武器,每天打烊前,他一定留一包,除了堅持傳統,他也不斷改良,他採用肉質是有嚼勁的新竹黑豬肉。 肥肉加上滷汁敖煮3小時,先過濾70%的脂肪,然後再加上瘦肉熬煮,讓內餡吃起來特別爽口,這種口味的包子,在新竹其實很有名氣,包子店的門口,一張大大的海報,介紹包子的創始人,原來一位陳師父的家族,包子手藝陳家代代相傳,從清朝傳到福州,再到帶到新竹,陳師傅是第三代,後來到陳師傅到大陸經商,包子店從此歇業。
    2006/07/30 22:38
  • 【發現台灣味】創意好滋味 台東飛魚卵香腸

    這是一年一度阿美族人的豐年祭,族人連續三天唱歌跳舞,這一場重要的祭典,部落裡沒有人缺席,包括在台東都蘭,人稱「香腸達人」的安德魯。
    2006/07/23 21:20
  • 【發現台灣味】懷念好滋味 福隆月台便當

    這裡是台鐵的福隆火車站,只要火車一靠近月台,有幾個人跑的比旅客還要快,身上穿著紅色背心,他們的叫賣聲比火車進站的聲音還要大。
    2006/07/16 21:44
  • 【發現台灣味】傳統結合創新 桂花巷冰鎮湯圓

    糯米是客家人的主食,也是客家子弟江醍聞從小吃到大的東西。
    2006/07/09 21:22
  • 【發現台灣味】經營越南小吃 王愛娣扛起家中生計

    客人:「豬耳多、牛肉河粉。」 顧客陳太太:「溶入台灣小吃跟越南小吃,融合兩種文化,所以他可以吸引本地人跟外地人,就覺得說我們可以接受越南的東西,他也作的出我們的道地口,然後作起來清爽,吃起來口味滿好的。」
    2006/07/02 21:32
  • 【發現台灣味】閱讀從小吃出發 你讀書我請客

    下午3點多,陽光不再那麼刺眼,一個嬌小的身影,準備出動。她是蔡秀瓊,職業是賣大腸包小腸,在捷運永春站附近,小有名氣,經過這個攤子,很難不看到老闆娘,雪白的牙齒。 小吃攤老闆娘蔡秀瓊:「哈哈哈,你今天怎麼這麼早放學,哈哈哈,現在很多口味,哈哈,沒來太可惜了,哈哈。」 很多客人,就是被這爽朗笑聲,給吸引過來的,但真正讓人看傻眼的是,老闆娘加料像是不用錢,菜脯、薑絲、洋蔥,堆得像座小山丘。 顧客:「他常常就會加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啊,問你這個好不好,你看他現在就在加玫瑰花瓣啊,哪一家的大腸包小腸,會加玫瑰花瓣的,而且都還加些那什麼粉?」蔡秀瓊:「黃豆粉。」顧客:「對,多到還可以掉下去的那種。」 讓客人驚喜,是老闆娘最得意的事,所以,他用心做大腸,做出各種色彩和口味,老闆娘說,這得感謝一對路過的母女,激發他的潛力。 蔡秀瓊:「女兒要買,媽媽說不要買,說那個沒什麼營養,我就覺得我們糯米腸,好歹也提供澱粉質吧,他這麼講的時候,我覺得蠻不服氣的。」 要營養又要衛生,當然是自己手工最好,所以秀瓊不找批發商了,自己從頭學起,他堅持生米灌生腸,但一開始常煮成糯米湯。 還好後來遇到貴人指點,2年後終於練就了現在,每2、3秒就灌一個糯米腸的功夫,他的大腸很享受,冷凍後下鍋前,還有全身按摩服務,她說這是好吃的秘訣。 蔡秀瓊:「按摩是不斷破壞米的結構,本來他是一個完整的米,現在我把他揉搓,破壞它,讓它們黏得更緊嗎?我的感覺是會釋放出黏性,糯米腸丟進去,就像白色的魚,開始在鍋子裡游泳了。」 夏天的廚房很悶熱,秀瓊煮得滿頭大汗,但臉上卻是滿足又天真的笑容。 一個30多歲的女子,和糯米腸相依為命,好奇地問她上一份工作,答案令人訝異,原來他擁有碩士高學歷,曾是幼稚園老師,卻選擇上街頭,擺攤討生活。 蔡秀瓊:「媽媽三不五時,就打來叫你放棄,說你幹嘛不回去幼稚園找工作,每天擺這攤子多辛苦,又熱得要命,但我覺得既然決定要做了,就不要輕易地去放棄它。」 家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秀瓊的答案更妙,他說,擺路邊攤很好玩啊,因為可以交很多朋友分享很多事情,包括閱讀這件事,所以他開始推動,「你閱讀、我請客」的活動。 蔡秀瓊:「因為我自己比較看重閱讀這件事,那如果客人也喜歡閱讀,願意和我們分享,一套大腸包小腸,就是一個回饋。」 一開始還有人以為他是騙子,但秀瓊堅持,自己在做的,是對的事,一有機會,他就拿出厚厚的冊子,和客人分享,這些都是大家和某本書相遇的紀錄,凝聚在這個街角的小吃攤。 蔡秀瓊:「要來交讀書心得了,呵呵,哇塞,你還這麼認真,你後來不是看這本書,又去看影片,兩個呢!」顧客:「我最大的心得是,平凡還是最幸福的。」 2人討論的是火紅的達文西密碼。蔡秀瓊:「這是我們第八個閱讀者,這是你讀書心得的獎品,頒獎。」 開心地領完獎,黃小姐還得回公司繼續加班,但秀瓊很感動,因為願意在忙碌生活中,或是學業壓力下,花時間看書寫心得的人,真的很少很少了。
    2006/06/25 22:37
  • 【發現台灣味】後龍手工剉冰 堅持傳統台灣味

    跟許多台灣寺廟一樣,苗栗縣後龍的慈雲宮附近都是當地的特色美食,這家在廟口旁邊的冰,是公認的最古早味的小吃。 老闆邱水煙:「手工刀削冰,你還要再吃一碗嗎?」 老顧客吃了一碗再叫一碗是常有的事,這裡最特別的是冰塊很不一樣。 邱水煙:「客人要吃粗一點的冰,就弄給粗一點。」 跟機器挫冰比起來手工刁削冰,隨客人喜好調整冰塊大小。 邱水煙:「動作要很快,客人來的時候就會並碰叫,沒弄好弄到手,冰塊弄到手肉翻起來是三角形的。」
    2006/06/18 22:40
  • 【發現台灣味】吃出懷念的味道 南南四村老滷味

    老闆娘李雲美:「因為跟凱悅比較近嘛,那客人就說東西也不難吃,蠻好吃的,也可以給它一個「小凱悅」的封號,是客人封的。」 晚上的營業時間還沒到,藝人陳淑麗已經走進店裡挑滷味了,顯然是個熟客人,這家小吃店,常有不少藝人,經過口耳相傳來光顧,畢竟是曾經在台北眷村,賣出名聲的老字號滷味麵攤。 滷味是讓客人自己夾的,很容易就夾個一大盤,因為光走進店裡,聞到那滷了一整天的香味,實在讓人很難不動手。 李雲美:「爸爸教我們就是,其實我們滷包沒有什麼,只是八角花椒,薑而已,其他的都沒有,我們的五香的料就是用這個,最主要就是,你要用好的醬油,你不能用劣質的醬油來滷,滷不出那個味道,再一個就是你的肉質要好的。」 老闆娘說沒別的秘訣,好的醬油好的原料就是了,海帶、豬耳朵、牛肉,不同食材得用不同鍋子分開滷,牛腸一定要選用本地,不經過冷凍的,牛腱選腱子心特別好吃,這些都是爸爸教的。 因為30年前,他們住在四四南村,父親生意失敗決定改賣麵時,爸爸就是這麼做的。 資料畫面(1998.09.14):「本來李家的爸爸只想擺個攤,把家裡常吃的山東麵食,拿出來眷村裡頭賣,沒想到賣著賣著,幾年下來越賣越好,下了班解開領帶來,吃點滷味配小酒的人,越來越多,桌子也越開越多張,很多人經過開始覺得詫異,這裡怎麼天天辦流水席,更多人產生好奇,加上當時的四四南村,鄰近東區凱悅大飯店,於是客人暱稱這裡「小凱悅」,名聲越來越響亮,而8年前眷村拆除改建,小凱悅還上了電視新聞。」 資料畫面(1998.09.14):「而隨著四四南村的拆遷,小凱悅也將前往他處營業,老闆娘之一的李家大姊,有的是深深的捨不得。」 李雲美:「當然嘛,還是懷念那個地方啊!在這裡50年了。」 大姊旁邊的三姐,當時也在廚房忙著,那時父親已經過世,兄弟姊妹繼續撐著小凱悅,如今8年過去,四四南村也拆了,她還是做同樣的事。 露天流水席的小凱悅,變成了小吃店,再也沒有以前,可以動輒5、60桌的大氣魄場面,信義計畫區的客人也不同了,剛搬過來很不習慣,生意當然也差很多,只好改變營業時間,增加外賣、外送,把老店的身段放下,一切從頭開始。 李雲美:「因為我們以前中午沒有營業,那現在中午有營業,所以都是上班族比較多,那晚上就是老顧客比較多,所以搬到這裡怎麼講,也算是一個新的嘗試,那,還好啦。」 新的嘗試但絕不能改的,是口味和菜單,首先滷味要滷得到味,這向來是小凱悅的招牌,還有當初爸爸擅長的蒸螃蟹,一直是吸引客人,來下酒聊天的強項,這個傳統一定要維持。
    2006/06/11 21:56
  • 【發現台灣味】傳統加創新 電機博士的鹹蛋糕

    顧客:「口感很好,不然我為什麼要買給我學妹吃,每次去台北她們叫我特地帶。」 義華餅行:「都會來不及,要排隊,常常的狀況是一邊包 一邊客人要等,比較抱歉,因為都手工的。」 義華餅行都是這樣的景象,客人進進出出從來沒有停過,不到二十坪的門市,需要5、6個門市人員來服務客人。 顧客:「很好吃啊!因為他的喔!因為我以前吃他這個是,上次他們台中這邊有好多家都是做鹹蛋糕,他的是裡面沒有肥豬肉。」 一個鹹蛋糕熱量只有280卡,不過真的讓老顧客上癮的是它的內餡做法和口味, 是道地的台灣味,豐原潭子的綠竹筍,台中中興嶺的香菇和蝦米,還有用來提味的彰化紅蔥頭,當地食材和在一起爆香,這是台灣人最熟悉也是最拿手的。
    2006/06/04 22:45
  • 【發現台灣味】堅持古早味 懷舊叭噗成新寵

    記者:「對的動作是應該怎樣?」阿宗芋冰城老闆黃志安:「兩短一長,叭噗叭噗叭噗。」記者:「聲音還蠻令人懷念的?」黃志安:「你懷念我不懷念。」 阿宗芋冰城的老闆,並不叫阿宗,其實他是阿宗的兒子。15年前「芋冰宗仔」過世,兒子黃志安接手,這家以批發為主的芋冰店,店裡還是維持早上7點多就開門的傳統,陸續有人帶來保溫桶取貨,他們是宜蘭附近的攤商,跟阿宗批發芋冰販賣,像這位阿伯通常在頭城火車站附近叫賣。 記者:「生意好嗎?」宜蘭冰販:「不好。」記者:「天氣熱就會比較好喔?」宜蘭冰販:「也沒比較好,都是喝飲料比較多。」記者:「喔,現在人喝飲料,你沒用叭噗?」宜蘭冰販:「有啊,我也有叭噗,但用叭噗他們也沒在聽。」 叭噗的聲音是很多人兒時的美好回憶,不過現在到處超商,飲料、各式冰品,叭噗聲不再是孩子們最大的期待了,但這家芋冰城還是維持傳統叭噗的製造方式,也維持最傳統的三色冰─紅豆、芋頭和鳳梨。
    2006/05/28 21:58
  • 【發現台灣味】永不妥協的人生 趙老大的蕃茄餃

    桿麵皮、切菜聲,離中午開店還有一個小時餃子店的員工,雙手沒有停過他們要準備的比一般餃子店複雜得多因為老闆嫌韭菜高麗菜太乏味,發明了16種新口味。 資深記者趙慕嵩:「我有個概念,永遠在震撼著我,『創新』這句話不論是做餐廳也好,做人就是要創新。」 什麼都能包,什麼都不奇怪,這裡有鮭魚、有茴香,還有蕃茄水餃,12道小菜也堅持每天變換,當餃子店老闆之前,他是闖蕩新聞圈36年,人稱趙老大的資深社會記者,拿筆的手,現在改包餃子桿麵皮,周遭人笑他淪落到這種地步,他卻大笑說我不偷不搶,爽就好!還創造出台灣第一顆蕃茄水餃。
    2006/05/21 22:45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