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張簡颱風林美貞狄鶯失衡地震姓氏窒息江坤俊醫師網友
  • 搜尋:

    決策 結果共1,718筆

  • 電價漲 國民黨:痛苦指數破7%、錯誤政策比貪汙更可怕

    電價自7月1日開始調漲,國民黨今(2)日表示,蔡英文政府未做好相關配套的因應措施,急就章地調漲電價,恐讓已經破7%、續創十年新高的國內痛苦指數持續走高,導致人民生活壓力雪上加霜,「蔡政府還要讓人民繼續過苦日子多久?」蔡政府在錯誤的時機點做出錯誤的決策,更沒有完整的妥適配套方案,讓國人承受蔡政府失能的苦果,「錯誤的政策比貪汙更可怕」。
    2022/07/02 10:57
  • 高虹安仍未鬆口參選新竹市長 將向郭台銘請益

    台灣民眾黨立委高虹安今天受訪仍未鬆口是否參選新竹市長,但表示民眾黨選舉決策會預計7月11日召開。高虹安也說,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是很好的請益對象,有機會時會再向郭台銘請益地方服務及科學園區經驗。
    2022/07/01 15:50
  • 電價漲定了?綠委:調整是合理且不得已的決策

    隨著夏季用電量增加,國內電價問題引起關注,經濟部長王美花先前曾證實電價要「合理反映」,經濟部將於今(27)日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針對國民黨主張凍漲,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鄭運鵬表示,若凍漲台電最後還是承擔負債,也是納稅人承擔台電的負債,請在野黨做出合理的判斷,電價調漲是合理且不得已的決策。
    2022/06/27 07:48
  • 大陸疫情見緩!上海本土達清零 北京開放重返校園

    中國大陸幾個主要城市在過去幾個月爆發Omicron疫情,當局採取強硬清零措施讓民眾生活大受影響。不過,隨著疫情逐步緩和,北京宣布中小學生將在下週一正式返回校園。另外,上海也睽違近4個月,首次迎來單日無新增本土確診個案,讓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大讚「黨中央決策完全正確」、「打贏大上海保衛戰」。
    2022/06/25 16:03
  • 呼之欲出!民眾黨3縣市人選有望7月定案 他鬆口不怯戰

    年底大選步步逼近,各黨參選人陸續出爐,目前藍綠黨各徵召前立委謝國樑、立委蔡適應出戰,時代力量則由議員陳薇仲上場;民眾黨人選也呼之欲出,被外界視為熱門人選的邱臣遠今(22)日受訪透露,民眾黨下週將召開選舉決策委員會,討論宜蘭縣、新竹市、基隆市的提名人選,最快7月之前會定案。至於自己是否會參選,身為基隆子弟的他則表示,不會怯戰。
    2022/06/22 13:50
  • 大難臨頭人民自救 蘇益仁:「領導決策」台灣防疫最弱一環

    其他國家的疫情已逐漸降溫,但國內還在延燒,累計確診人數突破300萬例,不僅死亡率高峰超越先前疫情嚴峻的南韓,就連兒童死亡率也比日本來得多。專家認為,這是由於PCR檢驗量能和快篩試劑不足,導致有大量黑數確診者,直到重症或死亡才被發現,另外也由於先前行政程序繁瑣、藥物給太慢,一連串錯誤決策造成死亡率上升。也有專家表示,領導與決策是台灣防疫最弱的一環,因為其他國家歷經兩年多的爆發期,國內物資整備卻還是慢半拍,被病毒追著跑的結果,就是毫無科學防疫作為,全民都受害。
    2022/06/19 12:30
  • 梅克爾捍衛北溪天然氣管決定 相信貿易連結歐俄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各界對北溪2號天然氣管的檢討聲不斷,德國前總理梅克爾首度出面捍衛當年的決策,不過她坦言任期最後對俄國總統普欽的影響力已大不如前。
    2022/06/19 09:41
  • 上海搶人才 世界前50院校留學生放寬落戶

    上海為了進一步促進復工復產,推出新的落戶規定,對畢業於世界前100名校的留學人員放寬限制,就是要搶人才。TVBS北京特派林閔榛今(16日)於《FOCUS國際話題》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上海經過長時間嚴格防疫封控後,許多居民認為在當地工作發展不確定性太大,紛紛選擇離開。現在當地政府為促進復工復產搶人才,推出最新決策,對畢業於世界排名前50大學的留學生,取消社保繳費基數及繳費時間的要求,全職在上海工作後就可以直接落戶。如果是世界排名51-100名的畢業生全職到上海工作,繳納社保滿6個月後也可以申辦落戶。」
    2022/06/16 16:34
  • 美FED積極轉鷹宣布升3碼壓通膨 創28年最大升幅

    美國聯準會15日宣布升息三碼壓低通膨,並表示七月後還可能繼續升息壓通膨,不過也提到積極升息不會是常態。投資人對聯準會這次壓通膨決策稍加安心,消息一出美股終結連五黑。
    2022/06/16 16:31
  • 超級央行日 市場等待美、台利率決策16日出爐

    台美接連舉行利率決策會議,市場屏息以待,美國擬於台北時間明天凌晨公布,緊接著台灣央行下午召開,一旦美國升息3碼,恐造成台美利差擴大,加上台灣通膨壓力大,外界預計這場利率決策,將是央行總裁楊金龍上任以來艱難決策。
    2022/06/15 17:25
  • 央行理監事會議16日登場 專家估利率可能連二升

    美國5月通膨壓力意外飆至40年高點,Fed加速升息腳步可能性大增。央行16日將在Fed決策會議後,緊接著舉行第2季理監事會議,市場大多認為央行利率可能「連二升」,至於升息幅度,專家估計在半碼至1碼間。
    2022/06/12 11:15
  • 多校延長遠距「新北是否跟進?」 最慢明日中午決定

    新北市府教育局今天晚間表示,至今天為止,共268所學校暫停實體教學,佔全市學校7成8;各校下星期是否延續線上教學,仍由各學校防疫會議決策,視疫情狀況將於27日中午最後敲定。
    2022/05/26 20:13
  • 預言普欽2023下台 英前情報局長:年底送療養院

    烏克蘭軍隊棄守亞速鋼鐵廠後,俄羅斯取得馬里烏波爾的完整控制權,不過擔心烏軍在裡面埋了地雷,俄軍。在鋼鐵廠週遭執行掃雷任務。不過這場戰爭該如何結束?英國前情報局長表示,克里姆林宮正在研究,如何讓普欽有顏面地下台,好結束這場戰爭。他大膽預測,普欽年底可能會被送進療養院,以治療名義淡出決策,最快2023年下台。
    2022/05/23 17:33
  • 幕後/快篩陽=確診最快本週上路 醫曝專家會議「關鍵三決策」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22)日在疫情記者會上鬆口,快篩陽性經過醫生確認即為確診,最快本週上路而且全民適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控中心副院長黃高彬向《TVBS新聞網》點出專家小組開會時的三大重點考量,第一是早就已經開放三類人快篩同確診,甚至偏遠地區也開放,其他人不開放不合理;第二,過去一直說新冠會流感化,流感也不需要PCR,都是快篩視同確診,所以應該比照;第三就是參考國外經驗,因此這個觀念早就應該開放。
    2022/05/23 10:19
  • 葉倫:G7財長會議同意注資 助烏克蘭度經濟難關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說,七大工業國集團(G7)財長今天同意在烏克蘭抵禦俄羅斯侵略時提供所需財政資源;此外,各國財政決策者也決定要達成他們所設的通膨目標。
    2022/05/20 16:45
  • 停課標準不一「家長看攏嘸」 相關討論度狂增近24%

    疫情在全台持續延燒,高中職以下是否停課也成了近來討論的議題之一。台北市宣布自5月23日起進行遠距教學,新北市表示暫不跟進,而是授權各校自行決定實體、線上或分流教學。有部分家長抗議此舉罔顧學童生命安全,但也有家長表示肯定,正常上課讓雙薪家庭不用蠟燭兩頭燒。疫情之下,學童的健康跟受教權拉鋸,而停課標準與決策同時也牽動著許多家庭,近期「停課」相關話題,更是不少學生、家長們關注的焦點,除了教育部之外,雙北地區停課標準、停課政策帶動不少討論。
    2022/05/20 12:39
  • 六月祭第五波打炒房? 專家:央行錯把後衛當前鋒

    央行總裁楊金龍不久前透露,選擇性信用管制還有精進空間,並提出可能採行措施,包含限縮30年期以上房貸,馬上引發市場炸鍋,到底進一步的決策為何,最快6/16就能定案,只是想跟進美國聯準會打通膨腳步,台灣在薪資表現卻沒有跟上國際,這也加深了台灣民眾買房的壓力。
    2022/05/18 23:06
  • 烏克蘭久攻不下 傳普欽直接出手加強指揮力道

    西方軍事消息來源表示,俄羅斯總統普欽和參謀總長吉拉西莫夫據信直接出手干預俄國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並做出一些通常是由下級軍官所做的決策。
    2022/05/17 11:07
  • 有貓膩?桃醫、桃療倉促合併 林為洲:為王必勝個人出路

    衛福部推動桃園部立醫院與桃園療養院合併案,外傳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將接任院長,引發桃園療養院員工強烈不滿。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召委、國民黨立委林為洲認為,合併案連計劃書都還未提出,也未做好充分溝通,就已做成決策,根本是因人設事,不尊重精神衛生醫療專業。
    2022/05/06 17:39
  • 美式膠囊旅館「通膨分租」拜登西裔選票鬆動

    美國期中選舉倒數六個月,民主黨的基本盤,卻因為通膨狂飆開始出現鬆動,而考驗美國總統拜登決策的,不只食品、汽油價格暴漲,就連暑期夏令營的費用,也預計會上漲15%的幅度。財經專家則教民眾,如何在個人科技用品上省錢;加州更出現了租金便宜的美式膠囊旅館!
    2022/05/03 19:54
  • 放鬆監管? 美媒:大陸擬令科技巨頭釋股以便掌控

    中國經濟因防疫陷入停滯,官方先前對科技巨頭的強力監管傳出可能鬆綁。儘管如此,美媒報導,中國政府卻同時考慮讓這些科技巨頭釋出1%的股權給政府,以便對企業決策「發揮直接作用」。
    2022/05/02 17:49
  • 居隔「3+4」靠譜嗎?他揭與病毒共存2大前提

    北杯說故事今天不說鬼故事,要防疫政策3+4的故事。大家習慣防疫生活之後,又有新習慣要養成,26日有重大轉折,但在重大決策前,蘇揆先告訴大家病毒已經有點改變了,可能後要放寬變成3+4,指揮中心再開記者會宣布且三度延後直播時間,提出很多配套大家聽完之後聽得很明白,但是完全不了解。
    2022/05/02 08:58
  • 居隔仍心繫防疫工作 盧秀燕視訊參與台中市府防疫會議

    台中市長盧秀燕4月27日獲悉和訪客確診者接觸後,立即依照政府「3+4」規定進行居家隔離,居隔期間透過遠端視訊,持續參加會議和決策,於4月28日上午8時隨即以視訊主持市府防疫會議。盧秀燕表示,防疫關鍵期,邀請全府同仁,包含各局處首長及防疫長就關鍵措施進行討論。席間盧市長針對疫苗施打情形、快打站的設置及學校停課標準等與各局處展開對談。
    2022/04/30 10:00
  • 閃電升息「鷹派崛起」 央行理事:實際通膨壓力超出數據

    中央銀行3月閃電升息1碼,有別於以往的鴿派作風,跌破市場眼鏡。從央行今天公布的理監事會議事錄摘要也可看出,內部鷹派勢力已經抬頭,理事普遍贊同升息決策,更有人認為實際通膨壓力比數據高。
    2022/04/28 21:21
  • 央行揭3月升息1碼背後考量 理事盼澆熄房市熱度

    中央銀行3月閃電升息1碼,讓市場大感意外,央行今天公布理監事會議事錄摘要,揭露背後決策思維。理事認為,升息可發出抑制通膨的訊號,且有助於避免資產價格繼續膨脹、抑制房價上漲。
    2022/04/28 17:47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