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FOCUS新聞】13億人口的物流市場 太過小本經營


發佈時間:2013/10/29 20:17

在講求「迅速交易」的時代,物流變成關鍵,物流就像經濟體裡面流動的血液,物流越發達,商品流動速度越快,對經濟的正面效益越明顯,中國大陸的網購、宅配報導得很多了,但是會讓您意外的,13億人口市場的物流業,成長很慢,第一個派餅是大陸的物流市場,全中國前十大物流商加起來,市場占比也只有1.28%,而美國前10名的物流企業,所佔市場份額就有34%,大陸本土的物流既多又雜,更小的單幫還在不斷誕生,物流用地欠規劃、路線欠整合、空車率高,都是在中國發展「物流規模經濟」的挑戰。

中國大陸扮演世界工廠的角色,在未來恐怕無以為繼,接下來它想要經濟轉型,刺激消費以內需取代出口,但是貨品要到消費者手上,必須依靠物流業者來處理,只不過大陸的物流業發展,還是處在相當低階狀態,一大堆小公司在競爭,大家都在倒閉邊緣徘迴。

物流業者閻傑:「我看到5月份的還行,掙了幾萬元,但是到了6、7、8這三個月,每個月基本上都是負數。」

閻傑做物流已經10年了,這10年來,他不斷被逼著搬家,10年來換了3個地點,從四環到五環,2009再換到六環。物流業者閻傑:「想著呢,在這能多待時間長一點,誰知道可能到09年,在這剛幹4年左右吧,村裡當地感覺收益比較低,就想辦法給我們就轟出去。」

在南六環的營業點,現在又要蓋一個酒店,逼的他又要往外搬了,每搬一次,除了花錢之外,好不容易累積的客戶資源也會流失,可以說是元氣大傷,但是其他同業的狀況也是一樣,結果業者越來越分散,貨物沒辦法整合、集中配貨,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空車率增加,讓成本大幅上升。

物流業者閻傑:「現在沒有一個貨運集散地,每家企業都挨得挺遠的,這個企業發5家貨,5個地方的貨,我就得從東、南、西、北,5個地方去5趟車,對我們人員成本上也是一種極大的損耗。」

北大運輸學院副院長張曉東:「在整個城市的總體規劃當中,對於倉儲用地、物流用地,對於交通的連接,原來我們的認識是相對薄弱的,就在城市總規當中,不考慮這些事。」

因為沒有物流用地的規劃結果讓大陸的物流業都是一些小、散、弱的公司,物流成本也壓不下來,在經營上,還要面對一大堆監管單位,每個單位都有機會過來上下其手。物流業駕駛:「1米7的高度,壓壓貨,1米69、1米68。」運管人員:「高度1米7,你龍門架2米7還多呢。」

運管人員還沒處理完又有2名路政單位的人員走了過來。路政人員:「來,下來、下來、下來。」物流業駕駛:「我是老闆,他拿著我證呢,什麼事?」

結果運管人員竟然授意駕駛直接掏錢,搞定路政人員。運管人員:「你快點兒,給他弄點兒(錢)。」物流業駕駛:「給他弄點兒,給他弄多少?。」

物流業駕駛後來掏出100元給運管人員,並且經他轉手拿給了路政人員,拿了錢之後,路政人員沒有開任何票據就走了,大陸的物流業者在城市裡的辦公地點一直被趕著搬家,在路上拉貨還有不同的單位追著要罰款,這麼艱難的經營環境,業者當然很難成長,結果就是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最終這些成本還是要轉嫁消費者,大陸物流業畸形的發展,對於正在推動轉型、刺激消費的經濟政策來說,恐怕會是非常大的障礙。

#物流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75

0.0405

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