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超級地震嚇人 國家地理頻道解析


發佈時間:2011/03/11 22:23
最後更新時間:2011/03/11 22:23

位在地震頻繁帶,日本過去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強震,就是神戶大地震,超過6千個人喪生,30萬人流離失所,國家地理頻道製作「超級強震」專題,以神戶地震、墨西哥地震、印尼蘇門達臘等地震為例,解說地震發生的情形、跟科學家們目前對地震的瞭解。

1995年,1月16日晚上,日本熱鬧的港口城市,神戶,即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地震襲擊。

地底下16公里深處,地層開始破裂,休眠已久的斷層忽然滑動了1.5公尺,能量釋放,當時正在阪神高速道路上開車的桑原浩二,目睹驚人景象。

桑原浩二:「道路像一條扭動不停,直撲而來的蛇,如波浪一般上下起伏,差幅將近1公尺。」

旁白:「兩輛車滑落地面。」

就在那幾秒內,地面劇烈搖晃,數千棟房屋灰飛湮滅,地震來襲時間短則幾秒鐘,長可能數分鐘,彈指間,一座城市可能就此化為烏有。

隨著建築越建越高,面對地震的風險也更高,科學家莫不致力於找出新方法研究,預測地震何時來襲?可能帶來怎樣的災害?旁白:「從中學習,阻止災害。」

科學家研究神戶大地震發生後的小餘震,發現了奇怪的情況,當地下板塊互相推擠、迅速移動的時候,就會引發一般的地震活動,但這時其他某個區段的板塊卻會呈現僵持,反而完全不動,壓力於是在這個板塊不斷累積,一旦裂開,震動就更加劇烈。

除了板塊活動以外,地面下層的土壤組成也是關鍵,以1985年墨西哥的大地震為例,科學家指出,就是因為城市底下的新生鬆軟土地,造成地震延長。旁白:「墨西哥市是因為長週期活動,而造成嚴重破壞的最大型都市。」

翠川博士:「如果現在這種地震襲擊東京,那些3、40樓高的建築都會搖晃。」

2004年印尼蘇門達臘的地震後,令人記憶在腦海的,除了地震的可怕,還有海嘯的衝擊。這場海嘯,超過20萬人喪失性命,是近代歷史上,死傷最慘重的海嘯,海嘯,到底是如何得到如此致命的力量?旁白:「洪水流速在進入市中心後,大幅增加,才過了一分鐘,流速就變成每小時21公里。」

水流與水流相加,水勢集中,在某些地點衝擊因此增強,就像支線匯集成幹道,諷刺的是,穩固的防震都市,可能比建物不那麼結實的都市,更經不起水流的摧殘。

翠川博士:「我們對海嘯的瞭解,逐年增加,但是對於地震,幾小時、或是幾天內會來襲的短期預測,目前還做不到,面對這不定時炸彈,只能繼續努力找出拆卸的方法。」

#地震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68

0.0399

0.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