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美夢下衝突】印度成金磚 關鍵在軟體與外包業

記者 張家齊 / 攝影 曾福強 報導
發佈時間:2006/04/25 22:31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07:06

印度被稱為金磚四國之一,最重要的就是他們的軟體業;印度30年前投入軟體的開發,如今在全球數一數二;除了印度熟悉英文之外,有人說印度剛好和美國12個小時的時差,讓印度人可以在美國企業下班之後,接著打拼!因此接收了美國的機會!其實,政府對軟體的政策也是關鍵!我們看看印度的軟體業,是如何茁壯。

武打演員的鋼絲活生生不見了、或者是這群孩子奔向村莊的畫面,天空多出米格戰鬥機、背景的村莊也不見了,這就是動畫軟體MAYA的神奇之處,動畫公司ELXSI靠著發明這套軟體,拿下一座2003年的奧斯卡小金人,彷彿點出,印度軟體業,就是金磚。

ELXSI動畫公司創意總監潘卡基:「很喜歡聽到人家說,喔,原來這是電腦做出來的喔,我不知道是電腦耶,這聽來很棒。」

潘卡基:「你可以回家試試,把蠟燭放在手下,看看會怎樣,那一定會很痛,對不對,所以實際上他們握著的蠟燭,都沒有點著。」

電影動畫的軟體工業,打造寶萊塢和好萊塢一年至少15億美金的資產,但印度最為人熟知的,還是屬於外包。電話中心職員:「午安,我是珍妮佛,我想要跟麥可湯馬斯先生說話,您對這項服務滿意嗎?」

這個位於班加羅爾的CALL CENTER,服務的對象都在美國,印度腔的英文因為網路,變得哪裡都能去;透過網路和光纖,價格也許只有五分之一的印度人,取代了美國0800服務電話的員工,信用卡意見、問卷調查、客服專線,印度腔英文在幾萬英里外,搶走了不少美國工作。

外包公司職員:「我的客戶在美國洛杉磯、美國坎薩斯,我為英國服務,我的客戶在澳大利亞。」

TVBS特派記者張家齊:「很多人搞不清楚外包中心到底在做些什麼,就像這樣每個人都在電腦前工作,他負責會計方面的工作、這位小姐負責醫療方面的工作,他則是負責保險工作,其實簡而言之,他們就是把其他國家該做的工作,通通都搬來印度。 」

因為和美國剛好12小時的時差,當美國人要下班時,印度人接著上班,對美國人來講,一份工作24小時的效率,當然外包就往印度來了。其實IT資訊業在印度如此發達,政府扮演關鍵角色。如果說現任總理辛格在1990年開放了印度對全世界的鎖國經濟;他,就有點像是印度的孫運璿。

印度軟體之父柯理博士:「我不是軟體之父,但我很清楚一件事,那就是我們在IT革命占一席之地。」

大家叫他印度軟體之父,在60年代大家認為「軟體不用錢,幹嘛鑽研」的時候,甚至印度政府還擔心,電腦會害廣大勞工失業,而柯理博士帶印度接受了軟體。

柯理博士:「他們可以叫你別製造電腦,但不能禁止你寫軟體,軟體需要的是聰明的人和辛勤工作的人,而我們這種人特別多。」

幾十年後,全球排名前30的軟體公司,印度佔了一半。ELXIS軟體公司總經理策卓衫可:「我們認為真正的競爭者是自己。」

TVBS特派記者張家齊:「正如台灣有孫運璿創造了經濟奇蹟,而印度何其有幸,他們有現任總理辛格和柯理博士,經過了30年的努力,他們要把印度的印象,從玩蛇,變成玩滑鼠。」

【永續生活選品】

👉一開賣就完售?民眾超商瘋掃貨!

👉ESG怎麼做? 永續香氛禮贈幫你達成

👉上班族的提神秘訣、助消化小物推薦


#軟體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50

0.0372

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