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選戰進入倒數,《紐約時報》2日從美國政壇大氣候分析,分析若共和黨候選人不是訟案纏身、風評不佳的川普,民主黨可能選得更辛苦。民調指出,只有40%的選民認可現任總統拜登的表現、僅28%的選民表示美國正在正確的方向前進,報導表示,過去從來沒有哪個政黨能在如此多美國人對國家或對總統不滿的情況下,還能保住白宮寶座。
根據《紐約時報》的分析,民主黨在此次美國總統大選中面臨嚴峻的挑戰。多項民調發現,除了墮胎權及民主議題外,共和黨在其他所有關鍵議題上都佔有優勢。這種情況似乎成為已開發國家政黨的普遍趨勢,選民渴望改變,舉凡英國、德國、義大利、澳洲及日本等國的執政黨都失去了權力或主導地位。
民主黨面臨的挫折感,主要源自於新冠疫情時期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強制戴口罩及接種疫苗、關閉學校和停課等,這些在疫情結束後很快就成為了負擔。此外,民主黨支持「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開放邊境政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在刺激經濟上花費了數兆美元,這些都讓許多選民感到不滿。
《紐約時報》指出,自2008年以來,民主黨和自由主義一直主導美國政治。他們推動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平價醫療法案》、《晶片法案》等,並在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等方面投入大量資金。然而,近年來這股自由主義浪潮似乎正在消退,民眾對媒體、專家和科學家的信任度驟降,年輕人對現行體制感到失望和憤怒。
與此同時,諸多疫情後遺症也讓自由主義飽受批評,如通貨膨脹、高油價、移民激增、犯罪率上升等,都為保守派的「法律和秩序」論調提供了理由。在多個議題上,民主黨不得不向右轉,收斂此前大力宣揚的進步主張。
從政黨認同和註冊選民的變化也可以看出這種右傾趨勢。多家權威民調機構的數據顯示,共和黨的政黨認同度已經超越民主黨,這是自2004年以來的首次。在亞利桑那州、賓州、內華達州和北卡羅來納州等關鍵州,11月註冊的共和黨選民很可能多於民主黨。
《紐約時報》指出,如果共和黨候選人不是飽受爭議的川普,共和黨或許能以「改變」為訴求輕鬆獲勝。不過,即便川普最終當選,也可能是出於選民對民主黨的失望,而非川普個人魅力;若川普敗選,則可歸咎於他在2021年1月6日的行為和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取消政府保障的婦女墮胎權。但無論結果如何,這對進步派都不是好兆頭,即便民主黨有可能在本屆大選中保持連勝,但從長遠來看,美國自由主義的抬頭可能已經走到了盡頭。
2024美國總統大選懶人包
▍2024美國總統大選懶人包》日期、選舉人制度、辯論時程一次看
▍美國選舉制度懶人包》選舉人意思、資格、票數及投票方式一次看
▍美國總統大選民調》川普、賀錦麗最新民調數據與分析不斷更新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