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AI無人駕駛汽車較安全?研究曝「這2時段」事故風險比人類高5倍

編輯 龔芸可 / 責任編輯 編輯組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21 16:04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21 16:04
自動駕駛汽車Waymo目前已在加州的幾條道路上行駛測試。(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自動駕駛汽車Waymo目前已在加州的幾條道路上行駛測試。(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AI無人駕駛汽車的技術正如火如荼的發展中,不過想看到無人汽車在街上趴趴走,恐怕還得等上一段時間了。美國中央佛羅里達大學研究團隊19日公布一份報告,針對2100輛AI無人駕駛汽車及3.5萬多輛人類駕駛汽車的事故數據進行比較分析,發現AI無人駕駛的汽車傳感器和相機不能快速應對光的變化,導致AI無人駕駛汽車在「凌晨、日落發生事故」的風險高於人類駕駛,也引發外界對於無人駕駛技術安全性的擔憂。

研究顯示,在晴朗天氣和維持一定車道等一般駕駛情況下,AI無人駕駛汽車駕駛比人類駕駛更安全。(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研究顯示,在晴朗天氣和維持一定車道等一般駕駛情況下,AI無人駕駛汽車駕駛比人類駕駛更安全;下雨天時,AI無人駕駛汽車的事故概率也僅為人類駕駛汽車的3分之1。然而,在凌晨或日落時分等光線較為昏暗的環境下,AI無人駕駛汽車發生事故的風險,竟達到人類駕駛的汽車的5.25倍之多!團隊認為,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AI無人駕駛汽車的傳感器和相機難以快速適應光線變化,導致識別車輛前方物體或危險存在困難度,是造成事故風險升高的主因。

研究結果指出,當前業界勢必要針對傳感器和演算法的缺陷進行改良,才能讓無人駕駛汽車的安全性獲得提升。(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此外,在交叉路口車輛進行轉彎時,AI無人駕駛汽車的事故發生率也高出人類駕駛1.98倍,這與自動駕駛傳感器的識別範圍有限,以及其算法設計難以應對突發情況有關。研究結果指出,當前業界勢必要針對傳感器和演算法的缺陷進行改良,才能讓無人駕駛汽車的安全性獲得提升,無人駕駛技術也才有機會真正走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全球必讀

#無人汽車#無人駕駛#自動駕駛#AI#waymo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584

0.0862

0.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