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媒體TikTok以「短影音」形式展現創作者自製內容,讓用戶透過「挑戰、接力、模仿」等方式製作短影音、主動參與社群,甚至獲得關注,因此在年輕世代蔚為風潮。不過,英國警方和當地的教師工會發出警告,直指TikTok向用戶推播「鼓勵反社會、狂熱行為」的內容,在年輕世代形成一股「TikTok瘋潮(frenzies)」,使他們在維持社會秩序及教育等公共服務上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根據《BBC》調查指出,許多TikTok使用者被推播了一些「平常不會看到」的內容,直接造成後續一些瘋狂行為被再製、瘋傳的混亂情形。對此,TikTok表示自家演算法絕對優先考慮安全性,並以建立社群情感為目標。
《BBC》調查發現,TikTok平台的模仿風潮造成許多公共設施或店家財產遭到破壞。例如,英國校園日前接連發生多起校園設施被學生破壞的事件。當地警察表示,這些學生看了Tiktok的反社會行為影片,進而模仿、形成狂熱,造成他整天要「跑去學校收拾殘局」,使他備感壓力,認為這些行為在浪費社會資源。教師工會也對此回應,以往這些「瘋潮」都發生在學校外;然而,近期逐漸擴散到上課時間的校園,令人感到擔憂。呼籲學校和領導階層應正視這個問題、思考應對方案。
除了模仿潮外,《BBC》也發現TikTok發布的內容會使用戶更加情緒化與對立化。如2022年底,美國愛達荷州發生一起4名學生遭槍殺的案件。TikTok用戶因而掀起「鍵盤辦案瘋潮」,使得假訊息瘋傳,更造成無辜民眾被誣陷、攻擊,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英國警官委員會—米爾斯警長(Pippa Mills)接受採訪表示,並非所有TikTok效應都具負面影響,但《BBC》調查的案例顯示,TikTok「可能導致現實世界的危險、甚至犯罪行為」。「最令人痛心的是,這股風潮對受害者及家屬造成了『多餘且不必要的痛苦和悲傷』,以及對調查的不利影響。」米爾斯回應。
在《BBC》這項調查發布後,僅僅過了一周,英國議會便通過《網路安全法》(Online Safety Bill)草案,要求數位平台必須承擔更多責任,打擊煽動暴力混亂與不負責任的言論,提高社群媒體用戶的安全性。警方與教師代表對此感到欣慰,但也表示法案的擬定只是「起跑點」,要等真正落實、看到實際效果,仍有一大段路要走。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