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人類對復活滅絕物種的努力未曾停歇;近日科學家從斯德哥爾摩(Stockholm)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Swedish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的一隻袋狼(thylacine,又稱塔斯馬尼亞虎Tasmanian tiger)標本中,成功提取核糖核酸(RNA)序列,是史上首次從「滅絕物種」中提取RNA,有望復活這種已絕種87年的生物。
《路透社》、《CNN》報導,科學家19日在科學期刊《基因組研究》(Genome Research)發表最新發現,指他們在1891年便保存在博物館的袋狼標本中,從乾燥皮膚和肌肉中成功提取RNA,有助分析動物基因的運作模式。2019年,曾有人從永凍土中保存14,300年的狼皮膚中獲得RNA,但從已滅絕物種還是首次。
研究主要作者、瑞典古遺傳學中心計算生物學家艾米利歐(Emilio Mármol Sánchez)表示,「RNA讓你有機會穿過細胞、組織,找到在袋狼死亡前及時保存下來的真實生物學資訊。」
他表示,了解RNA使科學家能更全面地了解動物的生物學情況,以城市比喻,每家餐廳都有一本巨大的參考食譜(DNA,去氧核糖核酸),RNA才能使各餐廳製作出不同的菜餚。另外,提取、定序和分析舊RNA,不只能重建滅絕物種,也能從舊病毒中破解過往流行病的原因。
RNA呈單股螺旋狀,由DNA經轉錄作用形成,負責遺傳訊息的傳遞,但不儲存遺傳訊息(RNA病毒除外)。其比DNA更脆弱,分解速度也更快,可分為mRNA(訊息核醣核酸),攜帶製造蛋白質的訊息;tRNA(轉運核醣核酸),轉運胺基酸;rRNA(核醣體核醣核酸),形成核醣體等。
袋狼是近代體型最大的食肉有袋類動物,曾廣泛分布於新幾內亞熱帶雨林、澳洲草原等地,後因人類活動只分布於塔斯馬尼亞島。1936年,最後一隻人工飼養袋狼死亡,正式宣告此物種滅絕。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