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運動鞋製造,台廠就佔了半壁江山。甚至可以說,如果台廠停工,全世界的人可能會沒有新球鞋穿。台商投入鞋業製造超過四十年,面對蘋果執行長庫克入主Nike董事會,對毛利率嚴格控管,台灣製鞋供應鏈卻沒有受到太大衝擊,原因值得探討。今(6日)《FOCUS世界新聞》邀請到《天下雜誌》資深副總編輯許秀惠,受主持人楊慈茵線上訪問表示「自從Nike請庫克進入董事會後,品牌對供應鏈的管理就越來越嚴格,利潤壓縮也越來越大,台灣製鞋業趁機會,回頭增強經營管理能力,度過危機、不退反進。」
許秀惠說明「過去5年來,台灣製鞋五強平均毛利穩穩地守在20%區間,甚至微幅向上,Nike的30間製鞋廠裡,台廠就佔了22間,比例高達7成以上,重要性無法忽視。這些台廠怎麼做到的,不良率能看出端倪。各品牌對不良率的容許不同,Nike是3%左右、Crocs是8%左右,台灣鞋廠有能耐將不良率控制在低於這個標準。每生產一雙鞋,台廠只有1到2雙不良率,這就是強項。在產能方面,同樣工廠、相同能力,交給台廠管理,在標準工時下的產能,也比其他鞋廠高出5%至10%,比其他鞋廠的成績都亮眼,就是靠著管理,在製鞋產業殺出血路。」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