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從今天(24)日中午開始,排放核廢水引起國際關注,周遭國家像是台灣、中國大陸,以及韓國等首當其衝,消息一曝光後,民眾擔心會不會對自然生態產生影響或是長時間,吃到受汙染的魚類對身體不好。對於大家的疑慮,專家提出看法,認為影響並不大,要擔心的是排出的核廢水中到底有沒有其放射性物種。
民眾:「一定會擔心核廢水,汙染海鮮食材,所以可能就會改買,其他的食材。」
漁民:「它(核廢水)到底會不會影響到魚類,影響到生態,這個都還不確定。」
專家以電腦模擬偵測,日本排放出來的核廢水,會隨著北太平洋環流流動推估1年至2年後抵達台灣,更在四年後海水中含氚量最高。
清華大學工科系教授李敏:「對於日本人排放這些東西到海裡,我覺得問題不在氚,而是說他裡面有沒有其他的放射性核種。」
漁業署署長張致盛:「有真正發生,相關的影響的話,我想兩個要素一定很重要,第一個就是科學數據在哪裡,第二個就是要證明有因果關係。」
專家認為,海水本身含有氚,汙染水經過稀釋後與本來海水濃度,差不多,人體能自行吸收。
另外國際對於含氚量飲用水標準為一萬貝克,台灣則是七百四十貝克,相較嚴格,而食藥署、漁業署承諾將持續監測,水產品檢驗,包含鮭魚秋刀魚以及蟹類等,讓民眾安心。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