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星期天的清晨,1950年6月25日,北韓人民軍以反挑釁為由,越過38度線直接向當時還叫漢城的南韓首都首爾揮軍,僅僅用了四個小時,北韓人民軍的多路步兵縱隊,在蘇聯製的T-34坦克掩護下。已經逼近漢城近郊,當時南韓軍隊沒有想到北韓人民軍進攻會如此猛烈,以勢如破竹的閃電戰,打得南韓部隊潰不成軍。
眼看北韓人民軍來勢洶洶,防守的南韓部隊又節節敗退,美國試圖透過聯合國安理會的緊急會議,說服成員國向北韓的入侵行動施壓,要求北韓人民軍撤回38度線,但是打順手的北韓又怎麼肯讓即將合而為一的朝鮮半島再度分治,這也讓美國感到事態發展已經失控,總統杜魯門隨即發表聲明,宣布出兵朝鮮半島和台灣,派出第七艦隊協防,以防共產主義勢力進一步威脅太平洋地區。
這個決定,引起周恩來的強烈譴責,嚴詞批判美國第七艦隊駛入台灣海峽,已經是對中國領土的武裝入侵,毛澤東更是大為震怒,原來杜魯門在一月五日聲稱的美國不干涉台灣問題,一切都是謊話,公然背棄美國不干涉中國內政的國際協議,畢竟這個時候,毛澤東並沒有打算派兵協助北韓,因為他正在計畫如何清剿國民政府的殘部,一舉收回台灣。而且在此之前,毛澤東已經得到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的口頭允諾,願意支持中共解放台灣,卻沒想到史達林早就留了一手,就是和金日成對發動韓戰有了共識,也讓毛澤東的盤算落了空。
不過美國派出第七艦隊,名義上是協防台灣,但是實際上,也在監督蔣介石的一舉一動,甚至拒絕了國軍派出三萬三千名部隊前往朝鮮半島戰場,因為杜魯門相信,一旦國軍出現,勢必會引起中共方面的反彈,到時候原本不打算投入韓戰的解放軍,將會以此為理由出兵協助北韓,使得想要將韓戰定調為一場,有限度戰爭的各參戰方大亂陣腳,這種難以掌控的變數,不但有可能引發波及面更廣的軍事衝突,甚至會演變成美方所擔心的第三次世界大戰。
這場戰爭原本可以在1951年1月13日暫時畫下句點,但是反倒是中國在關鍵時刻也出現了誤判,當中一個原因,在於各方對戰俘遣返的意見出現分歧,中國方面堅決要求中國戰俘要交還給中國,但美國方面則認為,應該依照戰俘本身的意願,轉往他們想要前往的國家或地區,再加上南韓總統李承晚反對這份停戰協議,並且拒絕簽字,來回折衝下,又將戰事延長了兩年半的時間。
直到最後,因為史達林去世,蘇聯內部對韓戰的態度出現轉變,加上金日成也有意停戰,即便美中在戰俘遣返上仍有歧異,但最終還同意部分遣返,這就有了一萬四千多名韓戰反共義士回到中華民國懷抱,並且設立了一二三自由日的原因,然而韓戰對美國而言,是一場被遺忘的戰爭;對中國來說,則是一場發生在錯誤時間的軍事衝突,讓取得國共內戰勝利的中共,還來不及養生休息,又馬上投入一場大規模的外部戰爭,不但耽誤了社會重建,和融入國際社會的腳步,也因為美國介入台海,開啟了兩岸分治的局面。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