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情勢持續緊繃,近幾年,國際間紛紛建議我國應該採取「豪豬戰略」,也就是增加飛彈部署,藉此嚇阻解放軍的襲擾,近期美國知名智庫蘭德公司的資深研究員,更主張豪豬戰略,應該也包括多多運用成本相對低廉的水雷,牽制解放軍的艦艇和登陸行動,我國海軍卸任的艦長們,還有學者,雖然大致認同,卻也點出不少執行面的難處。
國際上近年倡議,台灣該強化飛彈佈署,讓自身渾身帶刺,美國智庫近期又提出新觀點,蘭德公司的資深研究員薩維茲,在美國海軍研究所出版的「論文集」,認為解放軍一旦發動攻台,國軍得先設法在水際,減少敵方兵力為美軍援助爭取時間,而向來被忽視的水雷,就是關鍵,大範圍的布雷能有效遲滯敵軍登陸,而水雷對船艦的威脅,前海軍昆明艦艦長出身的江炘杓,再了解不過。
國防安全研究院政策分析員江炘杓:「如果是水面艦船,遭遇到這個水雷的這個爆炸的話,往往會受到這個衝擊波的這個部位,就會折損,通常就是一條船就可能就攔腰折半,當我無法排除這個水域的,這個水雷的威脅的時候,那麼基本上我們就等於是,我們的行動就受到了拘束。」
國防安全研究院政策分析員江炘杓:「海水海域的深度,因為你太深了,對於這個水面艦的威脅,就可能變得很弱,甚至於沒辦法威脅,水流太急了太強,那你布的水雷可能會被飄走,從北臺灣,等於是基隆往海峽這個方向,一直到鵝鑾鼻的西南邊,鵝鑾鼻的西南邊還不能太西南,還要稍微往西北邊切,因為那個臺灣灘下去就很深,也不適合布雷。」
而佈置水雷先前沒被當成防衛首選,原因除了自然力,還有現實面。
軍事記者葉郁甫:「放置水雷像是兩面刃,在限縮敵軍行動範圍的同時,我方軍民也可能因為這樣,增加出海風險,更何況布雷本身的用意是要反登陸,在戰況的當下我方是否還保有海空權,又是另個問題。」
淡江戰略所助理教授林穎佑:「當他們如果控制制空制海的情況之下,那我們的快速布雷艇也好,或快速布雷艦也好,或是我們還有辦法去進行布雷嗎,但是你又不能在戰爭一開始的時候,就進行布雷,因為其實這樣子布雷的一個效果,基本上會讓解放軍會認為說,那我是不是,改用的是海上封鎖的方式就可以,如果說今天我們在缺乏能源,缺乏彈藥缺乏糧食的情況之下,或許對於我們的防衛來說是較為不利的,因為畢竟與烏克蘭相較的話,烏克蘭他畢竟還是有陸上的交通,可以通過火車運輸,源源不絕的把物資送到這個,不管是基輔或者是他們的這個烏東的前線。」
烏俄衝突景況和台海不對等,一大原因,就是補給線,而近年解放軍的新型兩棲突擊艦,逐漸投入前線,進攻型態改變,也使得學者專家對廣布水雷,看法保守。
不過水雷之所以被美方智庫倡議,源自於過去不俗戰歷。
前海軍張騫艦艦長黃征輝:「如果不採納登陸作戰的話,那水雷基本上布下去是沒有用的,那上一次大型的登陸作戰,是什麽時候呢,是70多年前在韓戰的時候,美軍由仁川登陸,如果對方有像這樣子,類似的一個大面積殺傷武器,載具改變戰法。」
面對威脅多頭進逼,國土防衛,沒有以一擋百的神兵利器,針對敵情搭配運用,才有機會收到更大成效。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