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S持續深根國際新聞,網路深度專訪單元《TVBS Meeting Room 國際焦點訪談》,本周TVBS國際新聞評論員余文琦獨家專訪《晶片戰爭》(Chip War: The Fight for the World’s Most Critical Technology)作者、美國塔夫茨大學國際歷史副教授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以及前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楊永明。從美中的晶片爭奪戰、地緣政治的角度,探討半導體在近代國際局勢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對未來的政治軍事及地緣政治帶來的影響力。
晶片製造全球化分工 奠定國際間獨特競合關係
美中晶片爭奪戰 台灣握有關鍵技術陷兩方角力
關於晶片議題,米勒也分享了三個主要的觀點議題,包括:全球晶片短缺、晶片生產被少數企業壟斷,以及非經濟的軍事考量。台積電即是掌握了全球晶片頂尖技術的大廠,並在全球晶片供應上佔有絕對地位,也因此去年8月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晶片法案,同年10月更進一步對中國大陸祭出晶片製造禁令時,台灣也深陷這場雙方角力的爭奪戰中。雖然中國在政府扶植之下,投入大量資金、人才進行晶片研發,更宣布2025年自製晶片的目標,但至今仍舊無法有持續性的製程,美國的出口與製造禁令,對中國確實帶來十分有效的制衡作用。在全球晶片供應不足的情況下,因雙方政治角力下的非經濟目的操作,更是未來全球持續關注的焦點。
國人擔憂晶片「去台灣化」議題 專家認為不存在此疑慮
地緣政治成高科技發展隱憂 風險分散成台積電美國設廠要素
在過去美蘇冷戰下,晶片最早是雙方競爭的科技之一,各國對此也僅有二元化思維;然而現今世界已不是如此,各國有著更多利益考量。以晶片為例,米勒認為未來數十年間,各國採購晶片時會開始思考這些晶片採購的的需求是什麼,不光只是工業或是科技生產目的,更有精準武器跟AI在戰場上的角色。台積電在美國設廠,楊永明也認為並不是經濟考量,而是明顯的政治目的,美國在地緣政治風險中,此決策是為了降低不確定因素對高科技的影響,並在如英特爾、蘋果等科技大廠要求下所採取的考量,可以說是一個去「紅色」與風險分散的結果。但面對地緣政治的挑戰,晶片議題要思考的不僅是經濟、軍事目的考量,台灣未來要如何持續站穩腳步,將考驗著國人與政府的智慧。
更多本集「晶片戰爭:台灣深陷世界最關鍵技術的戰爭」完整內容與討論觀點,TVBS World、TVBS NEWS、少康戰情室、FOCUS全球新聞,以及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將有完整訪談影片。更多國際議題深度訪談,請鎖定《TVBS Meeting Room 國際焦點訪談》。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