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梨泰院造成逾156人死亡的嚴重人踩人踩踏事件震驚全球,悲痛情緒籠罩着整個韓國社會。目前,外界除了歸咎尹錫悅政府「消失的警備」、部分在場人士故意推撞等責任問題外,回看事件中的萬聖節狂歡文化,有人認為與韓國人的世代差異及民族性不無關係。
2019年,來自首爾郊區的大學生Hannah Lee向家人表示要去梨泰院社區慶祝萬聖節。現年23歲的她憶述,自己當年很想看到其他年輕人「扮鬼扮馬」、打扮成喪屍的模樣,但年長一輩的家人卻對此大惑不解:「所有人都問:『為什麼?』,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外國文化,甚至不是屬於韓國的東西。」
今年萬聖節,Hannah也想過要趁週末再次到梨泰院感受熱鬧的節日氣氛,尤其這是疫情以來的第一次,但她表示:「當我聽說10萬人即將到來的時候,我感到這會很危險。」最終,她還是放棄了「到梨泰院趁熱鬧」的念頭。
韓國有意見認為,受到社交媒體和西方傳統影響的韓國年輕一代,與他們的長輩之間存在文化差異。部份年長的韓國人對這種外部文化的影響「嗤之以鼻」,這或許多少有助於解釋為何當局未能提供足夠的安全措施,來幫助控制大量趕往梨泰院慶祝的人群。
事後,內政安全部長李相民回應,「這不是提前出動警察、消防就可以避免的問題」,加上當天首爾多地有抗議活動,警力被分配到其他地區,包含光化門等地。慶熙大學教授Taek-Gwang Lee批評,梨泰院的警察人數與有時被派往抗議活動的數千名警察相比相形見絀,「他們認為梨泰院的事件沒有那麼重要,但悲劇發生在這裏,如果不考慮和理解文化和代溝,公共安全就會動搖。」
千禧年代初才興起萬聖節
2000年代初期,萬聖節慶祝活動才在韓國開始流行,因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上英語學校和幼兒園時認識到西方傳統。這些學校從美國和海外其他地方聘請了以英語為母語的人,這些老師向韓國兒童教授「不給糖就搗蛋」(trick or treat)的習俗。Taek-Gwang Lee又指,梨泰院靠近一個長期關閉的美國主要軍事基地,且長年也是許多外國居民的住區,酒吧及外國餐館林立,故成為慶祝萬聖節最理想的地點之一。
近年,隨着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下一代逐漸成長,加上近年社交媒體的興起,也使得萬聖節在韓國的受歡迎程度有所提升,不少人分享了自己身穿萬聖節服飾在梨泰院慶祝的照片,甚至越來越多人在活動期間進行街頭直播,也大大增強了韓國人到梨泰院過萬聖節的意欲。
喪屍流行文化推波助瀾
韓國高水準的喪屍片在全球叫好叫座,成為「文化icon」,喪屍亦自然成為韓國年輕人慶祝萬聖節的最佳模仿造型,也極具代表性。在萬聖節慶祝活動上,有些年輕人的打扮及化妝都十分認真,堪比電影特技化妝層次。對於遊客而言,這西方節慶的確甚具觀賞性,也使萬聖節慶祝活動迅速興起,規模甚至超越更早有慶祝萬聖節傳統的香港及有cosplay文化的日本。
曾多次到梨泰院過萬聖節的Stacy Nam則表示,與以家庭或情侶為主的聖誕節和情人節不同,萬聖節是與朋友一起狂歡玩樂的日子。她說:「通常情況下,陌生人不會互相交談,但梨泰院更像是一個西方環境,你可以更自由地表達自己,這是一種不同於首爾其他熱點的氛圍。」
不過,Stacy經已多年沒有去梨泰院過萬聖節,轉移至其他較少人的地方度過。她認為意外的警號早已響起,如2019年已有報導指梨泰院萬聖節的擠迫情況如地獄,「走200米需要30分鐘」。她於悲劇發生後,不禁聯想到2014 年造成300多人死亡的世越號事件,「原本以為當局顯然會有一個計劃和方案,但卻目睹一場本應不該發生的悲劇。」
還因為民族性格?
此外,有親身到韓國觀看演唱會經驗的人分享說,許多時候都會感受到韓國人很會推擠,加上他們大多身材高大,而且個性比較強,遇到推擠就會推回去,「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的原因,再加上當晚很多人都喝了酒,情緒高漲情況下會更難控制」。
延伸閱讀:
梨泰院人踩人|女子電老爸求救:身旁人的都死了 父急赴現場救人
本文獲「香港01」授權轉載。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