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最近透過DNA分析,發現中世紀肆虐歐亞非大陸的黑死病(Black Death),源自今天的中亞國家吉爾吉斯。黑死病在14世紀中期傳到歐洲,7年間造成歐洲半數人口死亡。
綜合外媒報導,歷史學家數世紀來對黑死病源頭爭論不休;但現在,靠著14世紀古墓地中的幾塊刻字墓碑,以及從墓地遺骸取得的基因資料,研究人員終於找出解開這個長年謎團的具體答案。
黑死病是肆虐近500年、第二次鼠疫大流行的開端,據估計,在從西元1346至1353年的短短8年間,黑死病造成歐洲、中東和非洲多達60%人口死亡。
歷史學家斯拉溫(Philip Slavin)在1890年1篇描述現在吉爾吉斯北部古代墓地的作品中,發現了有趣的線索。那篇文章指出,1338至1339年間這個墓地下葬數量激增,且有幾塊墓碑碑文刻著「死於瘟疫」。斯拉溫表示:「有1、2年死亡率過高,顯示那裡發生了一些不正常事情。」
斯拉溫與古DNA專家合作,從埋在該墓地的其中 7人的牙齒中抽取DNA。由於牙齒含有許多血管,研究人員「有很大機會找到可能導致這些人死亡的血源性病原體」。開挖古墓後,研究人員從其中7具遺骸牙齒採出DNA進行定序,發現鼠疫桿菌(Yersinia pestis),重建基因後和黑死病死者遺骸採出的鼠疫桿菌比對,發現古葬場的病株是10年後肆虐歐洲的所有鼠疫桿菌的祖先。他根據研究認為,極有可能是該地區的土撥鼠將病菌傳染給人類,從而開啟此後500年的黑死病史。
研究顯示,該區域出沒的土撥鼠身上帶有和黑死病鼠疫桿菌最接近的菌株,成為團隊定錨黑死病爆發源頭的可信證據之一。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