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俄烏戰爭爆發,美英率先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和相關能源,此舉卻讓多年來高度倚賴俄羅斯天然氣的歐洲國家,陷入極為尷尬處境,為了不讓能源供應開天窗,只能加緊找尋替代方案;其中歐盟執委會16日前往開羅,正式與埃及簽訂天然氣出口協議,藉此對外宣告不再依賴俄羅斯的態度。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15日正式與埃及簽訂天然氣出口協議,這份協議也包含以色列在內,為了拉攏埃及,歐盟除了提供優渥條款,同時外加給予糧食、基礎建設等項目數十億補助資金。
身為阿拉伯世界擁有最多人口的國家,埃及超過8成的小麥,都來自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開打後也讓當地一度出現糧食危機。除了一億歐元(約新台幣31億元)的即刻糧食安全援助,還有30億歐元(約新台幣931億2200萬元)補助計畫,協助埃及改善國內農業、水利等基礎建設,強化北非與歐洲的友好互動關係。
不只歐盟向外尋找夥伴,歐洲國家也各自探索,就以義大利為例,他們鎖定另一個北非國家阿爾及利亞,加強雙邊天然氣合作,期盼能藉此填補原先俄羅斯4成的進口額度。
事實上,阿爾及利亞並非義大利唯一尋求「替代」俄羅斯的國家,打從俄烏開戰至今,羅馬一共諮詢過剛果民主共和國(DRC)、安哥拉、亞塞拜然與卡達4國,希望平衡能源進口單一來源的困境。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