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疫情從頭開始?抗原轉變、疫苗失效 英預測未來3大前景


發佈時間:2021/08/04 14:14
最後更新時間:2021/08/04 14:14
英國研究報告指出,擔心病毒產生「抗原轉變」,誕生全新病毒。(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英國研究報告指出,擔心病毒產生「抗原轉變」,誕生全新病毒。(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近來,歐美等國隨著疫苗接種率的提高,相繼放寬疫情防控措施,提振「後疫情時代」的復甦,多國之間已經可以為接種疫苗的旅行者豁免強制隔離措施。

與此同時,雖然這些地區的每日新增感染人數因此直線上升,卻並未造成醫療資源擠兌的現象,病死率也從去年最高的18%降至近來的0.1%,接近流感之水平。

 

對此,歐美輿論多抱持樂觀態度,認為疫情終於迎來尾聲。然而,細究疫情現況,這種態度實則過於樂觀。

英國放寬防疫遭BBC質疑

就在英國全面放寬防疫限制的同時,BBC於7月25日刊佈BBC 健康科學事務記者加拉格爾(James Gallagher)的文章「英國解封之後是否會成為病毒新變異的溫牀?」引述牛津大學病毒演化專家卡佐拉吉斯博士(Aris Katzourakis)說:「我們可能處於病毒演化的高發階段和英國出現『免疫逃逸』的最糟糕時間結合點」,「我們不知道會否出現,但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可能在英國出現病毒變異」。
 

所謂「免疫逃逸」(immune escape),也即隨着越來越多的人藉疫苗和感染病毒獲得免疫力,病毒也開始變異出躲避免疫力的方法——BBC該文亦引述諾丁漢大學病毒學專家波爾(Jonathan Ball)表示,目前只有部分人口有免疫力,而病毒又仍在流行,這恰恰刺激病毒朝免疫逃逸的方向發展。

另一邊,英國緊急情況科學諮詢小組(UK SAGE)於7月30日發表數篇報告,就當下寰球疫情現況做出評估,並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幾種前景做出預測,其中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三種。

前景一:「成為另一個流感病毒」

病毒在傳播過程中不斷變異,變得傳播性更強,但致病能力及毒力更弱,基本成為類同於流感病毒的又一個新冠病毒。這也是最樂觀的潛在前景。然而這種情況縱然長期而言可能會發生,但短期內發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研究報告顯示病毒若發生「抗原轉移」,最終導致當前疫苗失敗。(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前景二:持續變異令得疫苗失效

病毒在傳播過程中不斷變異,發生「抗原轉移」(antigenic drift,又譯抗原漂移),變得愈發頑強,最終導致當前的疫苗失敗。這種情況幾乎必然會發生,當下最先發現於印度、儼然成為全球新增病例主體的德爾塔(Delta)毒株,便是因「抗原轉移」而出現。

 
而在最悲觀的情況下,人們在接種疫苗後,甚至也會出現一種叫「抗原原罪」(original antigenic sin)的情況,也即人們的免疫系統僅對舊有毒株產生反應,即便重新接種針對變異毒株的新疫苗,免疫系統也僅能生產「舊抗體」,而非被誘導生產「新抗體」。所幸的是,目前應仍未出現「抗原原罪」的現象,不過卻存在可能。

前景三:誕生全新病毒

與「抗原轉移」類似、發生的概率略低的一種情況則是「抗原轉變」(antigenic shift)。在這種情況下,造成當下疫情的SARS-CoV-2病毒會在變異過程中,與諸如CoVs MERS-CoV等其他冠狀病毒相結合,形成一種全新的冠狀病毒,令如今多款疫苗失效——而這類病毒的致死率,可能會遠超SARS-CoV-2病毒,譬如類同於致死率35%、於2014年肆虐韓國及中東的MERS病毒。

與此同時,同樣是「抗原轉變」,病毒也可能經變異而重新從人類傳染至動物,並且在動物之間傳播。倘若這種情況發生,病毒在動物之間的傳播鏈和變異過程,將獨立於人類,直到病毒變異為一種全新的狀態,並再度傳播回人類。此時,人類所使用的疫苗已經適應了人際傳播的病毒,無法應對獨立傳播並變異的「動物病毒」。

應對方式?

 
在以上各類情況下,人們雖然可以在輝瑞/復必泰(BioNTech)等mRNA疫苗的基礎上,針對新病毒的棘蛋白(spike protein)迅速研製疫苗,但在批量生產和廣泛接種之前,又將承受嚴重損失——基本等同於從頭開始再經歷一次疫情,只是疫苗研發時間縮短。

又或者,人們可以於現下加大力度開發並改善「提供交叉保護力」的疫苗,令疫苗面對各類冠狀病毒都具有一定保護力。現下中國國藥、科興等公司便是以這種思路研製新一代疫苗——然而這類面向「所有冠狀病毒」的傳統疫苗,又較難提供高保護力。

「放寬防疫措施」言之過早

需要指出,以上各種情況,都只是「預估」,病毒的傳播和變異,是無法準確預料的。但以上這類情況,卻也是我們現在所能做出的最可信的預判。

是以,一如發達國家的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那樣,「我們終要與病毒共存,遲早要放寬社會上的限制性措施」,不過,是「遲早」而非「現在」。

目前,無論是科興、國藥,還是BioNTech和莫德納,又或是阿斯利康及衛星V疫苗,都可以相對有效地預防重症/死亡,卻也都無法有效切斷傳染鏈。換言之,現有疫苗尚未能起到「群體免疫」的效果。

更何況,我們現在的疫苗接種水平,還遠遠未達到安全水平。各國亦存在不願接種疫苗的情況(如下圖表所示)。

COVID疫苗接種意願圖。(圖/翻攝自Our World in Data官方網站)


據英國政府8月1日數據,英國有57.71%國民已接種兩針疫苗(3,846.4萬人次);據美國疾控中心8月2日數據,美國國民完成兩針疫苗(或一針強生疫苗)接種率則為49.6%(1.649億人次);常被人稱道的以色列,第二針接種率為62.13%;而目前全球接種率最高(論單針計算)的國家加拿大,完成第二針疫苗接種的國民也僅佔全國人口比例59.39%。

中國方面,內地僅公佈接種總劑次。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局數據,截至8月2日,內地共接種16.89億劑次(總人口比重119.61%)。作為參照,英國共接種8,534萬劑次(總人口比重128.04%)。

全球維度,據Our World in Data所整理的數據,截至8月2日共接種41.8億劑次,且每天接種3,970萬劑。然而,僅有約14.7%的全球人口完成了兩針接種(又或是強生等僅需一針的疫苗)。即便是按至少接種一針計算,全球覆蓋率也僅為28.5%——而這個數字在低收入國家,則僅為1.1%。

所以,病毒傳播未被阻斷,病毒便會一再變異。每多一次傳播,就會多一次變異的幾率,乃至發生「抗原轉移」的情況,令疫苗防護力減弱。而今即便是接種了第一代疫苗的人,依然會感染Delta等變異毒株,便是最大例證。若是待得病毒發生更嚴重的「抗原轉變」,形成新的病毒,屆時現有疫苗所誘發的抗體就都有失效的可能。

正因如此,歐美部分國家在現在就迅速放寬社會限制措施的決定,是令人堪憂的,這也是英國緊急情況科學諮詢小組和BBC都頻繁發聲警告的原因。

百步半九十。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我們仍未迎來可以鬆懈的時刻。嚴格的物理隔離和社會限制性措施,依舊是必要的,只有盡力降低病毒傳播,才能降低病毒變異的潛在風險。

與此同時,各方有必要一面繼續接種第一代疫苗,解決重症和死亡的威脅;一面協助欠發達地區獲取並接種疫苗,補齊「全球抗疫的缺口」;另一面,亦需確保第二代乃至第三代疫苗的開發進程,能夠比人們「養盅」的速度更快。待得疫苗能夠更為有效地阻斷病毒傳播,才能在安全的前提下,臻至「群體免疫」。

更多內容:
危險的「抗原轉變」 疫情有可能從頭開始?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 01》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緊抓話題熱點,與你討論全球大小事!點我追蹤【TVBS Twitter
→擠出小時間,看看大新奇!全新影音品牌上線囉,一起擠看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新冠肺炎#疫情#疫苗#英國#接種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51

0.0734

0.2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