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在最近的一場「城鎮戰」演習中,出動主力戰車參與巷戰的畫面,被外界解讀是針對台灣,專家認為演習具有宣傳意味,在過去的戰爭史中,裝甲車投入城鎮戰,必須配合適當的戰術和運用方式,才有效果,而且戰術訓練和運用方式,需要花費長久的時間和龐大的投資,很難一蹴而成。
解放軍藍軍指揮官:「你們這個時候要打擊他的步兵,打擊他的步兵,(明白,現在正在打擊),(部分步兵已被殲滅,冒煙了)。」
負責守備的藍軍一開始還能擋下紅軍的攻勢,但是裝甲車的出現,迫使藍軍撤出第一線防禦陣地。
國防院學者許智翔:「近來有很多演練,都是在城鎮戰的地形裡面舉行,所以說這個其實都有一點,針對台灣的意味在內,因為畢竟如果說你打開地圖看看,我們台灣西部的精華區,因為你知道中共就在台灣的西邊,那這方面從大都市到城鎮,其實都是靠海岸附近,也就是說他們登陸之後,很快就會進入城鎮作戰,那加上這次演訓的部隊,又是在台灣當面的第72集團軍,所以他的宣傳意味其實更為濃厚的。」
解放軍藍軍指揮官:「敵坦克來了,火箭筒抓緊時間打。」
紅軍裝甲車勢如破竹,不過學者分析,綜觀世界戰爭史,裝甲車輛在城鎮戰中,並非一定是佔有優勢的一方。
國防院學者許智翔:「如果你從戰爭史來看的話,俄軍在格洛茲尼就是車臣戰爭裡面,其實遭受了慘重的損失,可是美軍在伊拉克或者甚至在越南的時候順化戰役裡面,他其實他裝甲部隊在城鎮戰,都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因為城鎮的環境對裝甲車輛其實非常不利的,可以從這個角度來想,就是說像戰車,它主要作戰距離是比較遠的,然後它正面裝甲比較堅強,可是側面背面是它的弱點,但是城鎮戰裡面,你有可能遭遇來到四面八方的火力,那綜合這些東西來說,戰車在城鎮戰裡面好像是脆弱的,不過它又可以為步兵,提供一定程度的掩護,然後提供立即的大口徑火力的支援,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來說,它是一個重要的工具,但是它並不是無堅不摧。」
學者進一步分析,在城鎮戰中,需要非常純熟的步戰協同作為,而且這種默契配合,不是短時間就能一蹴可及。
國防院學者許智翔:「其實你從影片的過程來看,我是,就是他比較在訓練一些,看起來城鎮戰比較基礎的部分,包括一些基礎的步戰協同,或者是怎麼去讓步兵去攻堅,或者是戰車在那個,戰車在城鎮戰裡面的機動等等的,如果我們有更好的,城鎮戰訓練跟準備的話,那當然對中共來講,他們單單的把準備不足,沒有受過良好城鎮戰訓練的部隊,尤其是裝甲部隊派到城鎮戰裡面,那的確是一種比較不明智的行為,就可能會遭遇像俄羅斯類似的狀況。」
國防院學者許智翔:「這種對於超大型,就是那種,百萬人等級城市的那種城鎮戰,其實有相對應準備的國家並沒有很多,那中共在這方面,開始在做一些城鎮戰的訓練,當然值得觀察,因為就像他們說的實戰化訓練,他們如果真的有在注意這一塊的話呢,那當然台灣也必須會投入相對應的努力。」
面對現代化戰爭的考驗,學者建議除了加速國防裝備的更新換代之外,國軍也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吸收更多更新的城鎮戰戰術思想,才能佔有先機,禦敵於國土之外。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