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是東南亞的心臟,也是台灣企業南進的跳板,這幾年當地政府推出「泰國4.0」計畫,吸引大量外資前往投資,台灣新創公司看準這股趨勢,計畫和泰國企業共同推出台泰企業媒合平台,而在當地深根40年的台商,則認為人才和科技,是台灣的最大優勢。
BDI集團,由泰國的台商第二代經營,他們的鋁合金壓鑄廠,就設在泰國東部的經濟走廊北柳府,40年前就遠走泰國,堪稱是台灣南向發展的急先鋒。
只是看似訂單接不完的工廠,剛開始卻是吃盡苦頭,直到獲得日商青睞,才讓事業步入軌道。
為了提高產能、降低不良率,這幾年廠房積極發展自動化,機器射出壓鑄,再經由人力加工,一個多功能引擎汽缸 平均三分鐘就完成,一個月交貨量高達12萬噸,是日商本田在泰國的最大供應商。
BDI集團CEO蔡啟雄:「為了提高效率的話,就要想辦法去自動化,所以你可以看,我們現在的機器,包括材料輸送,都是用自動化。」
40年下來,工廠規模不斷擴張,他們雇用泰國員工,接日本客人的訂單,卻也沒忘記自己來自台灣。
BDI集團CEO蔡啟雄:「像我們現在公司大部分的供應商,幾乎都還是台灣公司,我們用的機器設備有一些也是台灣公司,我們的模具百分之百都是台灣供應。」
作為東南亞的心臟,泰國這塊大餅,人人都想分杯羹,尤其當地政府提出「泰國4.0」轉型計畫,推動「東部經濟走廊」發展,對外資敞開大門,或許是台商南進的最佳時機。
BDI集團CEO蔡啟雄:「包括科技方面也好,人才方面也好,我覺得這個部分都是台灣的優勢,但是問題的關鍵就是說,政府要怎麼樣去做整合的工作。」
看準泰國的發展潛力和產業需求,台灣科技新創公司,對泰國企業主動敲門,將室內定位導航技術,運用在BTS車站,為台灣科技新創產業揮軍泰國,打了一劑強心針,但人生地不熟,隔行如隔山,有實力不代表就能成功叩關。
光禾感知CEO王友光:「根本沒有機會,要不然就是很淺地去做一些測試,那為什麼,因為沒有一個角色叫做,我又懂傳統的產業、我又知道我需要什麼、我還能很快速的解讀新技術,沒有這樣子的(角色)。」
有了自身經驗作為基礎,光禾感知計畫和BTS集團聯手,提供技術與需求的媒合平台,扮演背後推手和加速器的角色,為台灣新創公司南向發展,實現最後一哩路。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