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七月下旬,東亞地區突然出現一連串的地緣政治緊張情勢,令人有撲朔迷離之感。表面上出現6國對抗的局面,一邊是中國、俄國、北韓,另一邊是南韓、日本、美國,但其實是6+1,還有一國在幕後,切身利益也被捲入,那就是台灣。
事情的發展如下:首先開場的前奏曲,是7月22日,美國軍火公司雷神發佈一款裝置在護衛航空母艦的軍艦上,對付反艦飛彈與無人機的新式武器系統,可多方位地、快速地攔截大批來襲的目標。這是針對中共用東風飛彈來攻擊美國的航空母艦的一個解決方案。
7月23日,中國與俄國各派出兩架轟炸機與一架空中預警機,在日本海北方會合後,向南做聯合戰略巡邏,進入南韓防空識別區,再進入日本與韓國有領土爭議的獨島領空,引來南韓軍機緊急升空驅離,還發射了360顆預警彈。
7月24日中共發表國防白皮書,主要有三點:第一,對台獨發出強力警告,第二,美國對台軍售是在破壞全球戰略平衡,第三,中國要發展高科技部隊。隔天7月25日,美國立刻派第七艦隊的神盾級飛彈巡洋艦安堤坦號通過台灣海峽,來做回應。
7月25日,北韓發射兩顆短程飛彈,進入日本海,想湊熱鬧,表面上的理由是對八月份美國與南韓要進行的軍事演習表達不滿。
這一系列的發展表面上是地緣政治衝突,但其實有幕後的脈絡,可能跟大家以為的不一樣。我在這裡先試著提出兩個觀察角度。
第一個是關於地緣政治。7月23日,恰好有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波頓的訪問南韓,表面上的理由是試圖調解日本與南韓在半導體材料禁運上的風波,希望兩國關係能緩和下來。但是,有關日韓貿易戰的問題,為什麼美國不是派出與貿易戰相關的商務部長,或貿易談判代表,或財政部長,出來協商,而卻派國家安全顧問呢?一個合理的懷疑是,波頓的真正重要任務,還不是調解日韓貿易戰而已,而是,據其他消息來源透漏,要組成一個軍事聯盟,以便介入中東的軍事行動,作為美國對伊朗開戰的一部分。硬要說這件事情涉及日本與韓國的國家利益,也說得通,因為這兩國的石油絕大部分從中東運出來。6月20日伊朗打下美國的無人機,美國不可能不做軍事報復。既然美國在部署對伊朗的軍事行動,中國與俄國當然不能閒著:在東北亞製造緊張,就是想牽制美國的佈局。
第二個觀察角度是關於美中貿易戰。中國在應對貿易戰方面,由於在經濟領域能打得牌很少,所以改為在地緣政治方面給美國加壓力。在大阪川習會之前的6月,習近平就猛打地緣政治牌,連續跟俄國、伊朗、北韓的領導人會面。接下來,美中雙方即將展開新一輪的貿易會談,習近平抓住這個時機,在東北亞製造緊張,其實也是貿易談判前向對方施加壓力的一個手段,而這個手段是向川普學的。川普在每一次的川習會之前,都會向中方施加額外壓力,要逼中方在隨後的會談中做出讓步,來交換美國的撤回壓力。現在習近平也使用這一招,透過地緣政治衝突來向美國叫板,為接下來的美中貿易談判開局。
從這兩個觀察角度出發,我們還可以看到,中國與俄國在日本海周邊進行聯合戰略巡邏,會給人留下一個印象,就是中俄兩軍的聯合作戰已經發展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表明了中國的「聯俄制美」的戰略構想。但是,俄國並不想得罪美國,而是希望美國解除對俄國的經濟制裁,所以要稍微做一點動作,希望換得美國來拉攏。俄國表面上或形式上跟中國在做聯合飛行訓練,但是實際上是故意飛進韓國的獨島這個有領土爭議的地區,讓日本跳起來指責韓國在日本的竹島領空開火,等於在撕裂日韓的關係,讓日韓貿易戰更難解決。這就是在抵銷波頓企圖調和日韓關係的努力。
這些地區緊張,本來跟台灣沒有直接關係,但是透過中共發表的國防白皮書,卻把台灣捲進來。事實上,美國在東亞地區的佈局當中,台灣是居於美國印太戰略的樞紐地位,也是日本與韓國的國家安全部署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最近美國對台軍售都是頂級貨,讓中共很感冒,但是現實是,東北亞的地緣政治結構肯定會變成是6+1的格局,台灣的利益會自動捲進去。
從地緣政治的宏觀視野來看,美中貿易戰是主戲,同時美中兩強的角力必定納入兩個地緣政治熱點,就是伊朗與台灣的爭奪。當貿易戰升級為地緣政治衝突之後,美中兩國將進入全方位對抗,這樣的新冷戰就變成不可避免。在這樣的理解下,在台灣週邊的東北亞的地緣政治緊張一時之間還無法化解,更別忘了其中本來就有朝鮮半島去核化的問題要解決。
以上評論不代表本新聞網立場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