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是全球的趨勢,隨著電動車的市場越來越龐大,進而也帶動充電樁的設備規模,包括硬體設備的充電樁、充電槍、EV線材,以及軟體的後臺智慧電網等等,所帶來的商機,到2040年就有近6千億美元的產值,台灣的業者也正在積極搶攻,加快在充電樁的建置腳步。
掀開充電座,透過AC充電裝置,還有整合智慧電網,搭建起完整的充電供應鏈。
記者劉俐均:「全台電動車3 年之內,預計可以增加5萬台,這也讓充電裝置越來越重要,現在有快充以及慢充,不只是家用還有在停車場,以及高速公路的休息站,它的充電樁是越來越普及,預計十年之內會增加五萬座的充電樁,也讓充電市場的規模越來越龐大。」
電子廠電動車充電方案事業部資深產品經理江明諭:「這一個是350千瓦的系統,350千瓦的系統就是(充電)速度會更快,所以它有機會在10分鐘之內,就可以更快的補完電,所以說這個在安裝地點上面,其實是目前很多的這個充電服務的業者,都在做這樣子充電路線的規劃。」
DC直流快充,多用在商場停車、或是高速公路休息站裡,能夠在最短時間內,讓車子能夠充飽電力,商用充電正是當前電動車發展的新興領域,預期2022年將是電動車快充元年,國內充電設備廠積極搶攻。
電子廠電動車充電方案事業部資深處長徐瑞源:「電動樁的布局跟發展,在2019年底的時候,在我們看得很清楚的,整個拉起來,以DC快充這個區塊來看,因為像很多的電機大廠,台灣電機組建進入比較早的各大廠,這些人在電機零組件有很多的優勢,那這個區塊裡面,我們他們機會會很多,那在電線電纜的應用,在充電商的應用,那整個延伸都會在台灣的產業,我們以電源母塊為主,以電源發展的公司,我相信他們也會陸續往這個方向走。」
充電樁供應鏈,分為硬體設備,從充電樁、充電槍再到EV線材等等,以及軟體營運、系統整合,而在硬體深耕多年的台達電成功出海,打入特斯拉等等電動車大廠,專家看好,未來在智慧電網市場的規模,也不容小覷。
停車管理業者總經理江馥年:「在未來的10年跟20年,其實是一個電動車成長的一個黃金周期,那當然它的成長,就帶動了我們這樣的中下游的廠商嘛。那台灣基本上中下游廠商,基本上都是自建的啦。我認為如果以我剛剛提到10到20年來講的話,那實際上我認為它的整個市場的一個目標,應該百億可期啦」
商研院人工智慧服務綜合研究所所長范慧宜:「到2040年會帶動就是近6千億美元的商機這樣子,在充電樁的部份,第一個很重要的,就是硬體設備的部分的一個建置這樣子,就是硬的部分,那軟的部分的建置的話,它就會帶動所謂的就是智慧微電網的部分,還有能源管理系統的部分。」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估計,2040年全球電動車將銷售達到5億台,等於配套建置的充電樁至少要2.9億座,也就是每賣兩台電動車,就需要一座充電樁。但在歐盟電動車與已建置的充電樁比例,是8.5:1,美國只有16.4:1,明顯還不夠,台灣更不用說,國內除了中油5年內,將設置19個充電站,還有包括裕能電能、中興電工、台達電子等等,都已經在充電樁的市場,蓄勢待發。
電子廠電動車充電方案事業部資深處長徐瑞源:「原則上一台車(AC電樁)跟著一台車走,那DC就是建置完應該就會稍微停頓,但是它有汰換率的問題,智能汰換率的問題,所以我通常是這麼計算,大概一萬個人口裡面大概會需要1個DC快充站,所以兩千萬人口就需要,兩千個DC快充站模型。」
商研院人工智慧服務綜合研究所所長范慧宜:「台灣有非常多的廠商,已經投進來這個充電樁設備的,這個裡面這樣子,從感測器到所謂微電網,到系統管理這個,甚至於是營運的部分,那這幾個層面都有不同的廠商,都已經進駐在裡面做一些管理。」
隨著禁售燃油車的時程慢慢逼近、電動車已經成為進行式,全球搶建充電樁的浪潮,只會越來越高漲,而台灣也不能置身事外。
◤2024年末運勢解析◢